娃读了N年快乐读书吧,四大名著一出,才知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1.html

咱们小学家长,基本都知道语文教材里有个栏目,叫“快乐读书吧”,里面提到的,就是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从最耳熟能详的中外童话、寓言、传说、民间故事,到儿童文学中的各种漂流记、奇遇记、历险记等等。

我觉得这个栏目挺好,让孩子多读点经典名著,还都是贴近生活的儿童文学。而且都不难,娃经常是哗啦哗啦读完了,还可以安排点时间去读点别的中文书。

可是,一进入五下,这氛围就明显严肃很多了,连看小说的压力也大了,因为,四大名著来了。

这五下的语文书上,第一次整个单元的引入了四大名著的选文,自然的,课外阅读就要围绕着四大名著来进行。

但是,小学五年级娃要读懂书、会做题,压力其实挺大的。

压力一:份量大。

快乐读书吧里指定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虽然是删节版,但这三套书搁在一起,几乎比前几年所有的书加在一起都要厚。

而且《水浒传》虽然没列进来,但教材有选文,配套的单元卷、期中、期末卷,小升初卷,统统都要考。你说读不读?而初中指定的版本是白话文版的,又是很扎实的两本书。

这四套书,就算是走马观花翻一遍,也要花不少时间,所以得提前在假期看,不然上学了真来不及。

压力二:难度大。

1、要掌握的知识量很大。

说四大名著知识量巨大,大伙应该是没啥异议的吧。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情节曲折,反映的社会面很广,能出考题的文史哲知识点简直不要太多。

光是那几张复杂的人物关系图,都能把大人眼睛看花。

而且四部书的分量不分伯仲,平均分配,感觉个个都是重要情节、重大人物,个个都是关键知识点。

2、考察难度不一致。

这一点是最摸不清的。

课本上选文就事论事,大不了分析一下人物性格、场景描写、语言特色。

可很多教辅,从单元卷起就提高了难度。

从一个经典情节考察到多个经典情节:

语文书上的《水浒传》学的是武松打虎,可一考试,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林冲棒打洪教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等都入选了。

语言考察也从考著名成语、俗语、典故过渡到了考白话小说的特色语言、性格人物的诗句描写:

学了《草船借箭》,原本只考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著名成语、歇后语。

可一翻卷子,就能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中的枉凝眉);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红楼梦》中史湘云与林黛玉的联诗)。

从单纯的故事情节考察深入到了背后的宗教、文化、经济、社会、阶级问题。

而小升初的卷子,更加出现了四大名著综合考察,把四本书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一起出题。

3、考试题型复杂。

以前的名著题,特别是外国故事,基本上就是填空、选择,大不了来篇阅读理解。

可四大名著的题型,它能从字词考起,句子、段落、诗句点评,阅读理解更是重点题型,还有作文,能让你从各个方向去写读后感(比如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历史背景等等)。

压力三:有延续性。

以前的名著阅读,甚至包括六年级的《鲁滨逊漂流记》、《骑鹅历险记》等等,都有点像是“一次过”的阅读,读过了、考过了,几乎不会再出现了。

但四大名著可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将进入一个需要反复读、重点读、分析读的长期阶段:

初中、高中都会有四大名著的节选,直接选为课文;

在初中,会要求在课外读《西游记》、《水浒传》的白话版;

在高中会有《红楼梦》的整本阅读,高考是重点;

而《三国演义》典故,则跟中学众多古诗、古文衔接又最为紧密。

压力四:时间紧。

为什么说时间紧呢?

有真实感受的家长就知道:这可是五下啊,数学本来就难了很多,大部分人还要面对全市的统考/调考,加上要准备小升初,哪有时间去反复细啃这几本大“砖头”呢?

那么,这个看起来“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我们怎样做才能尽量顺畅点呢?

一句话:看书和刷题都重要。

1、看书的时间安排。

四大名著的主要情节,能够提前安排的,就安排在四、五年级的假期里预先消化一点。

我们是提前看了《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都觉得这个学期,还要把《水浒传》和《红楼梦》也翻一遍,还是挺紧的。

2、看书的版本安排。

大部分娃,还是首选人教版的现代删节版(小学段的考题基本也是现代文);

而阅读基础和文言文基础都比较好的孩子,可以考虑选白话文版,反正进初中后,要求读的就全是白话文了。

3、看书的心态调整。

这四套书一起来,也不要过急过细。小学总的来说,还是以考主要情节、主要人物性格为核心,初中、高中还得继续读,一口吃不成胖子,急也没有用。

4、看书有先后。

实在赶不及,就先看《西游记》,它是小学和初中的第一个重点先考。

刷题有方向。

五下的四大名著阅读,绝对不是翻一遍就能过关的,除了多读重点情节,还得多做点相关考题。

1、配合老师的安排。

一般这个阶段,比较负责的老师,会把孩子的看书盯得比较紧,然后会安排刷题,而且语文老师最清楚本地对名著考察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咱们家长先配合好语文老师的安排,把该看的书、该做的题都按质量的完成,再图其它。

2、选合适的教辅。

关于名著考点的教辅,市面上其实很多,有主要介绍背景的,有偏重阅读理解的,有综合试卷。

咱们多评估一下孩子的具体情况,上书店去翻一下,拣合适的用。

3、务实的做法。

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主要情节概括不全面、人物性格分析不到位,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清等等。

作为家长,我觉得这太正常了,五年级普娃的认识有限、鉴赏力有限,答不到点子上。那么,这种主观分析题,就多看正确答案,揣摩要点为什么要这样答,甚至把答案背下来。

4、太偏太冷的题。

有时候,咱们家长会找来很多网上的各种题,其实有些是很偏很冷的知识点。

比如: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这五行山又叫什么山?(两界山)

《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谁?(吴用、萧让、蒋敬)

《红楼梦》中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还有谁?(龄官和晴雯)。

类似这种冷知识点,我建议在这个阶段看看就好,不行就直接绕道。名著阅读,以抓住主干为中心,千万别为细枝末节给绊倒,大人和孩子都别乱耗时间。

五下这个学期,语文阅读+做题的重点之一就是四大名著,跑不掉了,一起加油吧。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