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何谓“英雄气短”?不管你是何等英雄人物,因为世事无常,总有许多事情让你无能为力,现实中总有很多事情你办不到也办不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聚散离合,又常让人唏嘘长叹。常使英雄泪满襟。花和尚鲁智深,上应三十六天罡的天孤星。一个“孤”字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他身边不缺兄弟朋友,也喧嚣热闹,常能呼朋引伴,也能醉酒当歌。虽不寂寞,但始终不能排遣内心的孤独。虽身处繁华似锦,但心如长空寂寥。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为何孤独?因为心有所往。他希望世道清平,希望乾坤朗朗。然而金氏父女的遭遇让他心存的那一点点希望破灭,所以他愤怒了,所以他出手了。砸向郑屠的拳头也是砸向这个黑暗的社会!然而这个世上又有几人如他那样为了帮助他人而拼上身家性命的?所以如他这样的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古往今来,命中注定是孤独终身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戏文中写给鲁智深的唱词。“赤条条来去”用词非常精妙,评价鲁智深也非常贴切。“赤”字表示他有赤子之心,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赤条条来去”又表明他是孤独的,身边一个同路人都没有。来时空空如也,去时两手空空,只管付出,不求回报。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我心。但能做到了无牵挂吗?不能。正是心有牵挂,才能拳打“镇关西”;正是心有牵挂,才能当和尚有苦闷;正是心有牵挂,才能野猪林出手相救;正是心有牵挂,才能沧州道千里相送;正是心有牵挂,才能独闯华州府去救史进,使自己身陷囹圄。也正是因为对这个黑暗社会认识深刻,所以才反对招安。“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鲁智深虽然内心孤独,世事放心不下。但行事英勇豪迈,光明磊落。做事又雷厉风行。好象天下再难的事到他手中也能办成一样。有没有那么一件让我们鲁智深“英雄气短”的也无能为力的事情呢?有的!话说鲁智深离开桃花山,赶路来到瓦罐寺,与寺里两强徒崔道成和丘小乙起了争斗,以一敌二,拼斗不过。幸好遇到史大郎史进。在史进的帮助下,干掉了那两个家伙,然后烧了瓦罐寺。经过这次的生死合作,两人的兄弟情谊更进一步,以前在渭州两人只是惺惺相惜,意气相投,但还不是生死之交。经过这一战,两人才真正成为生死兄弟。两人又赶了一夜路,天色微明在一个村中酒店落脚。这时两个吃着酒,诉说着路上许多事务。他们也知离别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晨曦中离别前的伤感情绪也随着天越来越亮渐渐转浓!但谁也不提离别两字。因为世上最令人伤感的就是离别二字。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最后吃完酒饭,作为大哥的鲁智深不得已开口了,“你今投那里去?”史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只三句话,却写尽了两位英雄无奈与心酸。在整本《水浒传》里写离别场景的情节中,这段是写得最好的。写出了两位的依依不舍,写出了两位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虽没写两位英雄洒泪相别,但此情此景让人不禁鼻子发酸。鲁智深是知道史进不愿上山落草的,也知道目前史进走投无路。若是鲁智深没有忘命天涯,如果鲁智深还如以前提辖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出手帮助。可惜现在鲁智深自身难保,前途渺茫,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能安身立命。怎么可能承诺帮史进谋个出身呢!当史进说“我如今只得回少华山……”的时候,我们的英雄也只能说出一句:“兄弟,也是。”一声叹息!果然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