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潘”姓与众不同,和作者渊源甚深
文/峰峰谈历史
本文关键词:“潘”姓。全文共计余字,阅读约需4分钟。
很多作者在一本书中很喜欢借用姓氏去讽刺自己所厌恶之人。所谓“春秋笔法”也不过如此,一字一句中、话里行间内尽皆显露出了作者内心所思,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也正是与此相关。很多古人在写小说时也是喜欢使用在文章中暗喻现实中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讽刺当朝背景,或者是暗讽某人、某事。比如《水浒传》在构思一些角色时,也就添加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思想。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水浒中有几个被黑的角色都是同样的姓,比如潘金莲,又或者是潘巧云,还有几个无关紧要、文章并未给出太多笔墨描写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同样也是恶人,如潘忠,又如潘文海。这些姓“潘”的仿佛都是被作者先天赋予了当坏人的命运。
潘金莲不信的话,大家再看看,在那起义反抗的好汉中就没有“潘”姓之人。当然了很少有一个故事能够将百家姓中所有的姓氏给用上,同时那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其实细细地去算算,大家就知道,在好汉中可是有77个姓的,真的很多了,但是同姓且都是一样属于被“黑”的一方,那还真的只有“潘”姓了,若这不是巧合的话,就很说明问题所在了。
但是若是仔细地翻阅关于施耐庵的生平记录,就会发现,关于他和“潘”姓之人还真的有一些瓜葛!
首先要说到,这施耐庵是元朝末年江苏人,当时他的表弟和张士诚是相识的,这张士诚的身份本就只是一位“掮客”,但是他可不是一位普通的“掮客”,他当时吆喝被元朝社会压迫的同行们首先“揭竿而起”,而施耐庵的表弟也是跟着张士诚一起造反了。而施耐庵作为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读书人,直接被他表弟推荐给了张士诚的帐下,作为张士诚帐下军师。
自古以来其实就经常有文官和武将的矛盾发生,在张士诚的营下也是如此,施耐庵作为一名文官,更是军中的军师,很多时候,他说的话都会被张士诚所接纳。就这样,慢慢地有一些武将算是对他有了嫉妒之心。
当然这几名武将正是我们前问说到的“潘”姓之人,共有两位,一位叫潘元少,是张士诚的女婿;一位叫潘元铭,是潘元少的哥哥。正是这两位三番两次地刁难施耐庵。据说潘元少这家伙倒是被爹妈赏了一张好相貌,可是他却不是什么好角,仗着是张士诚女婿的身份,整天流连在青楼之地。等到之后,朱元璋打过来了后,这潘元少直接是被抓了,为了向朱投诚,他将自己的妻子逼死,然后自己摇尾乞怜,希望朱元璋能收纳自己。而之后潘元铭自然是偷偷地投诚了朱元璋,这两兄弟的行为自然是被施耐庵所恨的,所以大家在《水浒传》中看到的潘金莲和潘巧云这放在旧社会直接被批判的角色,也就是施耐庵将对于潘元少和潘元铭的愤恨发泄在书中的表现。
潘巧云以上的种种便是施耐庵对于“潘”姓的愤恨的表现,以至于他将这种恨意都移到了笔中,写出的传世名作中都可见他对于二潘这种不忠的表现之愤怒!
其实大家站在施耐庵的角度上,也是很好理解他的这种心理的。毕竟如果张士诚要是赢了,施耐庵也就是从龙之臣。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忠不义的武将的投降,使得张士诚最终失败。施耐庵对他们也是感觉万分愤怒。
此文为峰峰谈历史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