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第三十九回有这样一段话:“方今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谁不习学得?”
“苏”、“黄”、“米”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指的是“宋四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而这个“蔡”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师蔡京。
蔡京的书法在北宋时便称绝一时,被人评价是:“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
只是后来受“因人废字”传统的影响,蔡京被书法史除名,“宋四家”中的“蔡”由蔡京换成了蔡襄,蔡京书法家的身份也鲜为人知。
蔡京能获得宋徽宗的赏识和信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出色的书法才能。作为宋徽宗的艺术知己,蔡京也曾有不少书迹传世,也是受“因人废字”的影响,流传下来的极少。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珍藏着一件蔡京的《雪江归棹图跋卷》,是蔡京写在宋徽宗《雪江归棹图》上的跋文,所以被留存了下来。
这短短的一段跋文,却将蔡京的书法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蔡京的书法初学蔡襄、沈传师等人,后来又上追“二王”,属于坚实的复古派。
这件《雪江归棹图跋卷》法度森严,提按顿挫之间皆是“二王”的严谨法度。
同时在北宋“尚意”书风的影响下,此作极富个性色彩,字势姿媚,但没有丝毫的媚俗气,奸臣气;其字势跌宕起伏,反而见出一股豪迈劲健之势。
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就对蔡京的字相当推崇,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北宋书风,蔡襄、欧阳修、刘敞诸家为一宗,有继承而无发展。苏黄为一宗,不肯受旧格牢笼,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二蔡、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以法备态足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实称巨擘。”
在启功先生的心中,北宋能做到“严而不拘”的书家,首当其冲的就是蔡京、蔡卞以及米芾,蔡京的书法至少不比米芾差。
蔡京如今虽然不在“宋四家”之列,但在北宋排进前五名至少是没问题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法特色,像《雪江归棹图跋卷》这样既有严谨的法度,同时又能做到展现强烈的自我个性,于姿媚之中见沉雄的作品,在蔡京之后便再也没有了。
像这样的作品,我们既能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法的趣味,也能学习到其中浓厚的“二王”行书法度和风韵。
我们采用十二色微喷工艺,这其原作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连细节处的牵丝映带和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蔡京《雪江归棹图卷跋》真迹高清字帖淘宝¥32¥64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