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往今来的天下英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是其一生的荣耀,不论是作为团队的首领,还是勇猛的武将,能在战场上拼搏是自己一生的理想。无论是为了保家卫国还是仅仅为了建功立业,他们的勇气是值得赞美。历史上诸如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诸葛亮、周瑜和曹操的较量就能显示出其规模的巨大,将才们的英勇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场战役就是自己的一生,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战士们更是奋力杀敌,一场场悲壮的战役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如果我们说三国的故事大都讲求的是一些将领的风采,那么水浒中的战役则是梁山好汉们个人的表现的呈现,一些非常震撼的场面给人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在梁山一百零八将聚齐之后,这支队伍经历了无数的恶战,无论是扫除外患,还是梁山自己的保卫战,几乎每一场战役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大大小小的战役,这支梁山上的队伍几乎没有吃过一次败仗,一些主要的将领也没有牺牲,这在现在我们看来还是相当的不可思议,纵观历史上,这样的队伍也是很少见的,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
但是在之后攻打方腊时,梁山遇到了困难,简直就是困难重重,最后将领们死伤无数,大败而归,而这支强大的队伍在最后招安后支离破碎。那么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攻打方腊就是规模最大的战役么,方腊当时的实力就可以跟梁山好汉抗衡了么?让我们来仔细数数小说中的几大战役。
大家基本都知道的就要数三打祝家庄了。这次战役是在宋江上梁山后的首次战役。首次攻打祝家庄就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同样的结果,这次遇到了扈家的阻扰,第三次的战斗,终于让宋江决定再三思考,前两次的战败却使得祝家庄没有了外援,这次宋江使用了诈降的计策,最后使用了内应外合的进攻破除了祝家庄这座铁墙。这次的战役前两次的攻打都源于对于但是形势的不清楚,后来改变了进攻的方法,拆散了这个大联盟,运用了自己的智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次的胜利也基本证明了梁山的实力,是梁山对外实行行动的起点,而宋江的第一把交椅也在此之后没有任何的威胁,梁山就默认了宋江的领导地位。
接着就该说说其中的两次打败童贯,这次战役的胜利不光是保全了梁山,而在这次的战役中,梁山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队伍,宋江起到的领导力体现的相当的到位,这场战役也可见宋江指挥战役的能力,战争的胜利为这支刚刚组建完成不久的队伍增加了不少的士气,将士们欢欣鼓舞,作战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接着就要数和高俅的较量了。在小说中高俅被张顺活捉,当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而其中著名的水战等更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三次都把高俅打败中,出现了不少的新的战役战法,此战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胜败的关键,毕竟高俅乃是当朝的太尉,这为后来梁山的招安做了埋伏。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招安之后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和方腊之间的较量。方腊肯定是一个当世的英雄,要不然怎么可能成为朝廷的一个大隐患。方腊算是一个在起义军中有影响力的人,最后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领袖,当然不得不让当朝的官员恐慌,而朝廷这时的心思就是借着梁山好汉的手,能够除掉这个祸害。对于朝廷而言,此时的梁上虽然已经招安,但和方腊一样,同样都是朝廷不能接受的,所以朝廷派梁山这支队伍来攻打方腊,本来就是一个圈套,你们这两个枭雄无论是胜败,对朝廷都是好处颇多,而这次的战役也确实是两败俱伤,宋江通过这个战役一下就损失了七十多位好汉的性命,这这次也为自己的归宿有了一个提前的基础奠定。
最后一次地称为规模最大的战役当要说出征大辽。为什么会是这场战役呢,他的规模可能远不及出征方腊时候,但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力恐怕就属最大的了,宋朝当时是处于生死的边缘,国家领土的安全问题是当朝的第一大问题。这场战役还有一个就是战争是哪一方先挑起来的,小说是讲的辽国入侵,但是史书说是宋朝先攻打的辽国,无论怎样,这是一场政治的战役,影响力就超出上述的所有战役,对当时的朝廷影响也是相当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