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五十一隐士许贯忠也许是作者罗

宋江带着梁山伯大军征辽归来,路过双林镇的时候燕青在看热闹的老百姓人群中遇到一个老乡,来自大名府的隐士许贯忠。这位许贯忠隐居在双林镇附近的山野之中,是一位非常有本事的人。他兵法、武艺、谋略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精通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各国语文,端的是文武全才。最难得的是深晓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卢俊义、燕青都称他“活地图”。政和年间,他还曾经到东京汴梁应举,是一位武举人。然而这位非常有本事的人却没有为北宋朝廷所用,隐居在乡间山野之中。

罗贯中

这段剧情插在征辽和平田虎两段大剧情之间,通过燕青给梁山伯的头领宋江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就是许贯忠这个人对朝廷的看法,以及他劝说燕青适时退出的话语,也间接影响了梁山泊好汉们的结局。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与作者罗贯中只相差一个字,而这个人物又正好出现在罗贯中增补的一百二十回版本的《水浒传》中。这样一来在小说的读者群中一直有个猜测,这个人物会不会就是罗贯中托物言志放在小说中的化身?

众所周知,《水浒传》是四大民著中版本最为繁杂的一部。一般认为除了通行本的一百回版本,还有简本的一百回,以及全本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和简本的小说是由施耐庵写作,罗贯中整理后成书的。而全本的一百二十回,是罗贯中在施耐庵一百回版本的基础上对平灭田虎和王庆的情节进行增补后形成的。本文谈到的许贯忠正是出现在罗贯中增补部分的开头,而又在增补的部分结尾的“燕青射雁”的剧情中进行了呼应。因此,读者们有理由怀疑作者罗贯中对自己增补的部分进行了一些个人意愿的改编。

燕青

我们讨论许贯忠是否为罗贯中在小说中的投影,需要从小说中角色的定位,以及罗贯中个人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小说中的许贯忠是大名府人,燕青和卢俊义的老乡,与燕青曾经交往密切。燕青对许贯忠的个人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也很信任这个曾经的伙伴。许贯忠把燕青带到了自己的隐居之处,双林镇附近的山野之中。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这很像是一个桃花源一般的避世之处,许贯忠隐居在此自得其乐。燕青对于自己这个伙伴隐居在这里是不以为然的,他觉得兄弟本事很大,应该跟着宋江去为朝廷打天下才对。

许贯忠拒绝了燕青的邀请和推荐,不愿意去宋江的大军中任职。不但如此,许贯忠还多次劝阻燕青继续随着宋江征战,而希望他适时退出。他认为北宋朝廷奸佞当道,君臣沉迷于权利斗争中,有志之士得不到重用,继续呆在体制内只能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毫无益处。他的那句“雕乌尽,良弓藏”道尽了对北宋政治格局的无奈,和自己志向得不到发挥的愤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许贯忠对北宋朝廷道额政治格局是有很深刻的了解的,这不是一个官场白丁能够说出来的话。他在遇到燕青之前,肯定在北宋官场中有所尝试,才会有如此感受。

宋江

在简本水浒中,皇甫端也向宋江推荐过许贯忠,还曾带着宋江的问题求助于许贯忠。这个版本中的许贯忠虽然与一百二十回本略有差异,但意思大致相同。简本水浒中的许贯忠曾在田虎手下为官,因看不惯田虎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所以逃出伪晋,隐居下来。皇甫端带着宋江的求助拜会了许贯忠,一方面是邀请许贯忠加入大军,另一方面也是有问题需要许贯忠解决。许贯忠拒绝了宋江的招揽,只是将自己记录的田虎地盘的关隘情况和兵力布局提供给了对方。最后皇甫端带着了田虎地盘的地图,留下了金银。

这两个版本不同的情节中却有几个明显的相同之处,这些相同点对小说剧情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一,许贯忠都把田虎地盘的地图和信息留给了宋江,只不过通过燕青和皇甫端不同而已。这些地图都在宋江灭田虎的大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二,许贯忠都拒绝了宋江的招揽,并劝说自己的朋友适时从军队中退出。这对梁山好汉中劳燕分飞的结局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第三,许贯忠对当时的北宋朝廷的判断是一样的,也是对朝廷充满了愤懑而隐居的。这些相似点,都体现了一个同样的态度。

卢俊义

简本水浒是通行本百回版本简化后发行了,全本水浒是罗贯中增补的。两个版本都是产生在施耐庵去世后,罗贯中整理完成的。而施耐庵主要参与整理的通行本百回版对这个人物却没有任何描述,因而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罗贯中独创的,因此他在增补和整理的部分内托物言志是说得过去的。况且这样的增补不但不违反他的师傅施耐庵原来的意愿,反而使得小说的剧情更加的丰满,对梁山好汉劳燕分飞结局的无奈也表达得更加充分。

我们联系到罗贯中的生平,可以发觉他与这位小说中的许贯忠何其相似。罗贯中年轻时候从杭州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后来又投入反元武装张士诚麾下当幕僚。他随张士诚南征北战,打败过朱元璋,投靠过元朝朝廷。后来张士诚因不听罗贯中等幕僚的建议被朱元璋打败,罗贯中也就选择了适时归隐。因为参与过对朱元璋的战争,明朝建立后他没有出仕做官,隐居起来一心一意的写小说。于是才有了全本水浒一百二十回和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

如果我们把小说中的许贯忠当成现实中的罗贯中,那张士诚与宋江就何其相似,而元朝与北宋也可做一定程度的类比。张士诚对元朝的先反后降,与宋江的梁山大聚义和朝廷招安又如此相合。而简本水浒中许贯忠投效的田虎一方鱼肉百姓的情节,正好又与张士诚在得势后横征暴敛有所呼应。那么这样看来许贯忠在双林镇对燕青讲的一席话,那就是在经历了人生坎坷后罗贯中需要告诉人们他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又通过许贯忠这个角色吐露出来。如此看来,许贯忠就是罗贯中为吐露自己心生而创造的一个角色,一个他在小说中的化身和投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