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浪波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水浒传》中夫妻都没有孩子,无论是潘金莲和武大郎,还是林冲夫妇,都是没有孩子。难道是作者忘记了吗?显然不是,细品后发现,这应该是作者是有意没有安排孩子。《水浒传》潘金莲和武大郎,为何没孩子,作者安排太巧妙。
宋江和阎婆惜先不提,潘金莲和武大郎从清河县结婚,辗转反侧,一知道了阳谷县却一直没有孩子。不单单是他们,全书中顾大嫂和孙新,孙二娘和张青,扈三娘和王英,均列为梁山好汉之中,按照常理是正面角色,但是依旧没有孩子。这不得不从一个小孩说起,也不得不看清梁山的另外一面。
在整部水浒中,孩子的出现只有一次正式的登台,但是结局及其悲惨。书中描述到沧州知府仅有4岁的儿子,长相极其喜人,聪明可爱。就这么一个小可爱被李逵偷走,然后一斧子劈成两半,只是为了逼迫朱仝上山,可谓手段残忍。这样一个乱世,孩子没有存在的必要。
梁山真的是替天行道吗?这个有待商榷,说白了梁山社会中没有一个正儿八经做事的。其实作者是痛恨梁山不安定成分的,李逵杀了小孩,但作者也没让他善终,包括他的母亲都没有让善终,这就是作者要告诉读者隐藏的痛。很明显的看出,忠厚的都有了好的结局,盗匪般的都得到了惩处,当然作者巧妙地把这个矛盾点转移给了朝廷,同时表示对当朝者的不作为,可谓一举多得。
再来看另外一个准孩子的遭遇,那就是乔郓哥,从描述上讲,郓哥算个准孩子,可就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只有一个痞子能买他的账。一旦西门庆去快活,郓哥的客户就断了线,生存都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是要让人学西门庆那样还是所谓梁山好汉那样,不得不让人深思。好在武松及时赶到,给郓哥一个正面的引导。
鉴于这方面的原因,作者没有安排孩子出现,但是在最后安排了浪子燕青和李师师的结合,这还一个好的开端,所有的一切将平息,生活才刚刚开始。所谓的梁山已经过去,恶人也尽数除去。包括高俅也被作者断了后,可以说没有退路可言。
高俅之所以没死,是因为平乱有功,错不在他,在当权者给了他错误的引导。这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但是朝廷却没有实质的方向。是他除去了梁山和方腊的两大疑难杂症,至少那种没有法度就开始强抢的局面得以控制。
所以施耐庵先生其实是痛恨乱世,痛恨强权的,只是用一种个好汉的形式,旁敲侧击当局者的不作为。以替天行道和硬逼人上梁上,不惜迫害孩子的对比,反衬梁山的危害。
各位你怎么看水浒中夫妻都没有孩子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