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是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形象,他爱憎分明、行侠仗义、勇猛无比又颇有佛性,是《水浒传》出场最早的英雄之一。最后擒方腊(电视剧改编成了武松单臂擒方腊,原著是鲁智深),坐化六合寺。
但在我眼里鲁智深面目却有些模糊。说他粗他又有细的一面,说他莽他又有智的一面,说他是个大丈夫,他有时候又像个任性的小孩子。梳理鲁智深的事迹,我看到的是一个青年的心理成熟过程。
我们还是先称他为鲁达吧!
鲁达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这是个什么官呢?宋代为防止军人叛乱,练兵和带兵是分开的,就是说负责练兵的不带兵,带兵的平时不负责练兵。鲁达的这个提辖就是地方负责练兵兼管一部分治安工作的官儿,有点地方武警部队大队长的味道。
1、鲁达的“情”伤。
鲁达与史进、李忠在酒楼喝酒,听得隔壁金翠莲的哭声,两人素昧平生,只凭金翠莲一面之词,第二天他就把当地“肉联厂”厂长郑屠给打死了。
这金翠莲其实很有问题,照金翠莲的说法,他们一家三口从东京到渭州来投亲不遇,母亲患病死了,金翠莲给郑屠做小受骗,自己只好到酒店来卖唱还债。首先,在那个年代,父亲会弹琴,女儿会唱曲肯定就不会是一般人家。
金翠莲离开渭州和鲁达打死郑屠是同一天,鲁达逃离渭州也应该是当天,以鲁达逃命的速度,半个月后到达雁门县,在这里再次遇上了金翠莲父女,而这时的金翠莲已经嫁给了当地的赵员外做小,和在渭州如出一辙。一个军官逃命的速度都赶不上一个小姑娘嫁人的速度。
宋时的渭州是今天甘肃省的平凉市,雁门县即现在的山西代县,两者相距近千公里。金翠莲拿着鲁达的15两银子离开渭州计划是回东京(开封)老家,她不往东走,半个月后却在山西又给另一个赵员外做了小三。鲁达估计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是很多读者还沉浸在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豪迈里没能自拔。
鲁达在五台山的举动很反常,今天把人打了,明天把建筑物拆了,不让喝酒偏喝酒,不准吃肉偏吃肉,还吃的是狗肉。这和后来的鲁达完全不像同一个人,假如他是这样一个不守规矩的莽汉,很难想象他在渭州武装部是怎么混的。他这样做只可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向金翠莲撒气,因为他闯下再大的祸,只要不再打死人,搞再大的破坏最后都会由郑屠的接盘侠、金翠莲的新主人赵员外买单。
鲁达在五台山的行为就像一个对女孩子一见钟情,在荷尔蒙的支配下冲动闯祸,半个月后发现自己是那么幼稚,然后和情敌撒泼闹事的幼稚青年。
不知道鲁达在认识金翠莲前谈没谈过恋爱,总之,他受到了伤害。这个伤害来自女人,是情伤!
2、鲁达的“义”伤。
估计赵员外被鲁达折腾的实在赔不起了,只好把这个情敌送到了东京(金翠莲的老家)。鲁达在大相国寺一边看菜园,一边疗愈,生活慢慢恢复平静,又成了那个粗中有细、仗义大气的鲁提辖。这天,他正在耍弄禅杖,墙外一声叫好声为他送来了一个“朋友”-林冲。
林冲和鲁达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鲁达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但鲁达一走,林冲就无意中把他给卖了:“大相国寺中的柳树都被他连根拔了”。搞得鲁达被高俅通缉,只好亡命天涯,上了二龙山落草。这是鲁达第一次被“义气”伤害。
呼延灼征讨梁山失利,在桃花山下被盗去了御赐宝马,便向慕容知府借兵征剿桃花山,李忠、周通不敌呼延灼,便向鲁达求救,鲁达聚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兵马,合力攻打青州失败。杨志赶赴梁山求援,宋江亲自引兵下山,会合三山兵马攻破青州。鲁达等这才投奔了梁山。
李忠是被鲁达看不起的,反倒是要抢桃花村刘太公姑娘的小霸王周通更入鲁达的眼缘。你要说是这鲁达没有是非观,我看也不是,鲁达因冲动受了一次情伤,自己又耍小聪明救了刘太公的女儿,还收服了周通,这种成就感使他对手下败将、有点好色但又要“明媒正娶”的周通产生了好感。也许周通的行为就是对爱情的渴望,是他的爱情观吧。
鲁达上梁山肯定不情愿的,否则他救过命的林冲早已在梁山落草,排名还很靠前,他因救林冲而受连累干吗不直接投梁山而是选择了二龙山呢?鲁达上梁山更多是因为帮周通忙而导致的迫不利己结果,这是他第二次被义伤害,对周通的义。
上了梁山的鲁达并不开心,他知道梁山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梁山的人也并不是他想见、想交的,但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以不断地杀人来麻醉自己,释放自己。忘掉情、忘掉义。
鲁达是明确反对招安的,但又被无奈地裹挟,他擒拿了方腊立下大功,本可以回朝受到封赏,这时候的鲁达才真正成熟,他没有选择回到体制内,而是在杭州六合寺坐化。临终前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到死,鲁达这才最终真正成为了鲁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