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五戒破四戒,却被评为水浒唯一真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鲁智深上山做和尚之后,五戒破了四戒,可历来的点评家对他的褒奖却远远多于批评。

台湾学者乐衡军给予鲁智深的评价是“鲁智深原来是一百零八人里唯一真正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

鲁智深屡次破戒,为何还能得到褒奖呢?又为何被评为唯一真正带给我们光明温暖的人?

糙汉子柔内心

行侠仗义、嫉恶如仇都是鲁智深外在行为上的表现,这些表现指向内心便是善良。

鲁智深的善良似乎根本不用赘述,如果不是他的善良,他到最后可能还是那个经略相公府里的军官。

如果不是他的善良,他也不会救助金氏妇女,不会救刘太公的女儿了。

他的善良与其他的江湖豪侠纯粹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不一样,他能设身处地的为被帮助者着想,而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得失,这种纯粹的善良更加让人温暖。

再来看看另一位颇受好评的梁山好汉李逵是如何行事的。金圣叹对于李逵评价很高,称其为“上上人物”。

可这位“上上人物”在《水浒传》的第五十回是这样行事的:

“朱仝抢进前来,问道“小衙内放在那里?”李逵唱个喏道“拜揖节级哥哥,小衙内有在这里。”朱仝道:“你好好的抱出来还我”李逵道:“小衙内须儿却在我头上。”朱仝看了,慌问:“小衙内正在何处?”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药抹在口里直拖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请去看。”朱仝乘着月色明朗,径抢入林子里寻时,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时,只见头劈作两半个,已死在那里。”

文中写李逵为了赚朱仝上山,不惜残忍杀害无辜孩童,这样的行径可谓令人发指。同样被称为“上上人物”,本性善良的鲁智深是绝做不出来的,两人人格比起来可谓有云泥之别。

鲁智深得知金氏父女的遭遇以后,并没有急着去打郑屠,问清楚是哪里人以后还为他们凑齐了回乡的路费,让他们回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鲁智深在代州雁门县看榜文时遇见金老,当金翠莲邀请鲁智深上楼去坐的时候,鲁智深却说“不须生受,洒家便要去。”

其实当时鲁智深已经无处可去,鲁智深自从救了金氏父女以后,从一位军官变成了一个通缉犯,最后只能依靠金氏父女的关系上五台山作了和尚。

连续破戒

鲁智深追求自由的性格与戒律森严的寺院又是格格不入的。智真长老在剃度鲁智深时提到佛门的“三归、五戒”,即“一要皈依佛性,二要归奉正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除了“不要淫邪”这一条能够做到以外,其它的都被他破得干干净净。

在与赵员外辞别后的第一晚就因为不愿坐禅,被僧众告知长老。

坐禅乃出家人每天的必修课,而鲁智深毫不在意,放翻便睡,完全没有出家人的样子。此次长老没有责怪他,却让他后来的行为更加出格。

“智深见没人说他,每到晚便放翻身体,横罗十字,倒在禅床上睡。夜间鼻如雷响,要起来净手,大惊小怪,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若说不愿坐禅,放翻便睡,尚且可以容忍,那污秽佛门清净之地,实在是太过于无礼了。如果不是智真长老的袒护,恐怕这时鲁智深已经要被赶出寺去。

让一心追求自由的鲁智深生活在与他格格不入的寺院里,闯出更大的祸只是时间问题。

“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匾担,只一脚,交裆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镟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

鲁智深嗜酒如命,而佛门“五戒”中其中的一戒便是戒酒。在五台山三、四个月不知酒味的鲁智深,在这个时候恰好遇到了卖酒的汉子担酒上山。

在这种情况下,以鲁智深的性格破酒戒似乎是一定的了,结果又是受到长老的一阵责备。

经过这一次鲁智深倒是安静了几个月,但是他终究是安分不住的,又一次闯下大祸,这一次就连智真长老都袒护不了,只能离开五台山。

有一天,鲁智深来到一家酒肆,对店主说:“我是路过此地的行脚僧,想买一碗酒尝尝。”店主看着他,犹豫道:“如果您是五台山寺的僧人,我可不敢卖给您酒。”鲁智深回答:“我不是,你快给我倒酒吧。”

店主看着鲁智深独特的模样和声音,忍不住问:“您想喝多少?”鲁智深挥挥手,豪爽地说:“不必问多少,只管大碗筛来。”他一连喝了十几碗酒,然后问:“有什么肉菜吗?端一盘来吃。”

店主遗憾地回答:“早上还有牛肉,现在已经卖光了。”话音刚落,鲁智深突然闻到一阵肉香,他起身走到空地上,发现墙角沙锅里煮着一只狗。他眼睛一亮,问:“你家有狗肉,为何不卖给我吃?”

店主解释道:“我怕您是出家人,不便食用狗肉,所以没敢问您。”鲁智深笑了笑,说:“我的银子就在这里。”说着,他将银子递给店主,“你就卖半只狗肉给我吧。”

店主立刻取来半只熟狗肉,又捣了一些蒜泥,放在鲁智深面前。鲁智深兴奋地拿起狗肉,蘸着蒜泥大口大口地品尝,一连又喝了十几碗酒。喝得兴起的他,哪里肯停歇。店主看着他,忍不住叫道:“大师,您已经喝得不少了!”

鲁智深瞪大眼睛,说:“我又没白吃你的,你管得着吗?”店主无奈,只得又给他舀了一桶酒。鲁智深片刻间又喝光了这桶酒,只剩下半只狗腿,他揣在怀里,临出门时说:“剩下的钱,明天再来喝酒。”

这一次鲁智深不仅擅自下山,靠说谎骗得酒喝,还吃了狗肉,把佛门五戒一口气破了三戒。并且还打坏山门,损毁金刚,致使僧众们要作“卷堂大散”。

如此智真长老才责备他罪孽深重,五台山再也容不下他了,让鲁智深到师弟大相国寺智清长老那里讨份差事。

在去大相国寺的路上,在桃花村救得刘太公的女儿后,李忠和周通留鲁智深在桃花山上住,鲁智深嫌李忠吝啬,偷了酒器滚下山去。

把出家人不得偷盗这一戒也破了。佛门五戒他除了不得淫邪可以做到以外,把其它四条破了个干干净净。

后记

金圣叹历来对鲁智深赞不绝口,说他是“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王仕云也称“智深遇镇关西便打,遇小霸王便打,遇泼皮张山、李四便打,遇董超、薛霸便打,遇金老儿便救,遇刘太公便救,遇崔道成、邱小乙便打,遇林冲便救,遇李忠便偷酒器,遇史进便送酒器。生杀予夺极有分晓,不徒恃拔柳之力。”这都是对鲁智深对于外在自由追求的由衷赞美。

按常理来说,鲁智深作为一个出家人,做出这么多出格之事,应该受到人们的指责,甚至是唾弃,但是历来点评家对于鲁智深的这些行为褒扬是要远远多过批评的。

因为鲁智深无视佛门清规戒律,正是他对自由追求的表现,拒绝自己的行为受到强制的约束,爱憎分明,随心而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