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对宋江招安这一个事情,大多数的意见是很大的,特别是到了后来,看到各位梁山好汉们的惨烈悲剧时,把矛头都指向了宋江。大家本来可以相安无事,你若不招安,怎么会导致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说这宋江的一个招安政策,把梁山好汉推进大坑。但往深层来看,宋江不过是给人背了锅,这幕后黑手实则另有其人。宋江一定要招安吗?其实不招安也可以。
水浒传中,害惨梁山上位好汉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但是宋江确把招安这样原本光明正大的事情,往这见不得人的方向走,这个方向便是李师师。我们都知道,李师师可不是什么台面上的人,找上不得台面的人办事,这事就一样见不得光、名不正言不顺。
那宋江为什么会走上这样一条见不得光的路呢?又是谁把他一步一步往这个坑里带?这个人便是又梁山大脑袋之称的智多星吴用。
话说这吴勇可不是什么好人,明打着为大家好为梁山好汉前途命运着想的旗号,实际心胸狭隘、专坑自己人,可以说是个包藏祸心的种。
事情要从吴用对卢俊义的算计开始说起,这卢俊义长期居住在大明府,可是当朝权贵蔡京的快婿,这里又是大名鼎鼎梁中书的管辖范围。当吴用用计谋把卢俊义坑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梁山好汉们的祸根也就埋下了。
在卢俊义要被问斩后,两个理由导致此时梁山好汉们必须营救卢俊义:一:宋江需要卢俊义。如果卢俊义上了梁山,不仅是对梁山形象的大幅度提升,还可以巧妙地避开晁盖的遗言,由此才能不受其约束。二:卢俊义落到这个地步,还不是被梁山给坑害的。于义于利,这卢俊义都必须得救。
就这样,在吴用的一手策划指挥下,梁山各路好汉打着营救卢俊义之名,行烧杀抢夺大明府和周遭百姓之实,并在夺得无数财物后(毋庸置疑,包括卢俊义的家产),欢欢喜喜得胜而归。而被他们洗劫一空的大明府简直惨不忍睹。
大明府有多惨?在梁中书写给蔡京的信中就能看出来,其大意是:被杀的无辜百姓达到五千多人,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各部的官兵人马在这场浩劫中折损了三万余人。死伤数字之庞大,令人震惊。这就是在吴用主导下,宋江背锅、最终恶果由梁山好汉买单的恶行,这也为最后梁山好汉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经此一事,原本有招安之意的蔡京可以说对招安这件事彻底否决,梁山部众犯下的恶行已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不除之后快已经是仁慈之至,怎会同意引荐其招安。由此,找蔡京求招安之道这条路彻底断了,宋江被吴用这一闹,逼得走投无路。那么还能找谁呢?一个关键人物又出场了——李师师。
这李师师是什么人?当时名满天下的青楼歌姬,不过她不是一般的歌姬,据说这李师师当时不仅在当朝无数权贵中游刃有余,还和宋徽宗的关系十分密切。找到李师师,可以说就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不过关系再好,也改变不了她的身份,既然是出身青楼,那便是上不得台面的,所以招安这件事找了她,就成光明正大的阳谋成了阴暗角落里的苟且。
最终这招安虽然也是成功了,但是找李师师办事,哪里有找蔡京正当?就像现在我们去办事,大人物引荐你去和某领导家亲戚带你去能一样嘛。
正因为如此,梁山好汉们的招安之举被弄得名不正言不顺,以至让高俅、童贯、蔡京等人组团大肆迫害,胳膊拧不过大腿,论单打独斗,梁山或许个个是好汉,但上了招安这艘船,便有许多身不由己,于是在价值被利用干净后,梁山好汉几乎被迫害的片甲不留。
总结:初看《水浒》,很多人之责备宋江的软弱无能,觉得是他坑惨了梁山好汉们。但我们细想便会发现,宋江其实只是给吴用背了锅。作为军师,吴用对内,猜忌同仁、打压能人,使得梁山内部人心涣散。
对外,得罪权贵、残害百姓,打着宋江的旗号作恶,行掠夺之实,不仅得罪了权贵,还迫害了无辜百姓,使得最终梁山众人走向了不归之路,引发了最终的悲剧。最终,吴用自杀于宋江坟前,若非如此,他的结局可能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