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开篇神话描述,便暗含了封建王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该书在不同的年代被反复改编成戏剧、电视和电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我们国人,甚至是外国人现在都已非常熟悉,这部巨作是反映北宋年间的一场反抗官府暴政的农民起义运动。可是,这场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开篇并没有直接叙述狼烟遍地的场景,而是用一段神话描写和奸臣的发家史作为了铺垫。要不说名著就是名著,时时刻刻不忘主题思想之所在,全局开篇便已暗扣了这场暴动的原因所在。巨作开篇首先简要的交待了一下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大宋仁宗嘉佑年间,此时的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至两京之地,无一处人们不染瘟疫,天下各州县将灾报不断上奏朝廷。仁宗天子不忍黎民百姓饱受瘟疫之苦,便钦命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作为天朝使者,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天师张真人来朝设坛祈祷。故事便从洪太尉辞别天子,带着诏书前往龙虎山开始。话不多说,这洪太尉不一日开到了龙虎山下,龙虎山上自住持真人,下至道童侍从,全部下山来迎接钦差大臣洪太尉。洪太尉在众多道士的前迎后引之下,来到了龙虎山三清殿。按说,钦差大臣宣读完诏书,张天师接旨后随着钦差赶赴东京就算结束了。可是,这张天师偏偏不住在道观之中,而是在龙虎山山顶自己造了一个小茅屋,在茅屋里修身养性呢。见不到张天师,就请不到张天师,钦差回去见了皇上也没法复命啊。洪太尉没办法,只好依住持所言,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不准携带从人,自己背着天子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在洪太尉见到天师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是说着钦差大臣洪太尉在上山期间,先遇到猛虎,后遇到蟒蛇,直将太尉吓得倒在树根底下,全身上下一直打哆嗦,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瘫在地上动也动不了,像是一只斗拜的公鸡,丢了三魂,跑了七魄。上述这段小插曲,正是在说那腐朽的赵宋王朝,平时看着像是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光鲜亮丽,其实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朝廷。看起来,好像王朝兴盛,貌似强大,其实遇到凶恶之徒,便迅速败馁了。这洪太尉就是赵宋王朝的代表,遇到猛虎蟒蛇,便被吓的瘫在地上,动弹不得了。洪太尉好不容易躲过了猛虎蟒蛇,终于见到了天师,但由于凡胎眼拙,却辨认不出天师,又怕再与猛兽,便灰溜溜的下山了。当下山后的洪太尉得知自己在山上所遇之人就是天师时,觉得自己的使命已完成,没有辜负皇帝的重托,便又开始神气起来。第二天,神气十足的洪太尉,又摆出钦差的架势,强逼道观住持打开“伏魔之殿”的封印,并强行使人掘开镇压魔王的石碑,这才走脱了位魔王。在洪太尉要求进殿和掘碑之时,不听道观住持的苦苦谏言,反而用权势威胁道观,如不听令便回到朝廷后,便追回道观的所有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洪太尉用暴戾的国家机器,导致了魔王的走脱,正好暗扣了此后那单将的起义造反,最终的源头正是这以洪太尉为代表的腐朽官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