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古典名著水浒传是在福建建

古典名著《水浒传》是在建阳书坊刻印出版的。有的读者或许要问《水浒传》为何会在建阳问世呢?其中是有段掌故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出生于江苏。元文宗至顺二年(年)中进士,不愿做官,便弃官回苏州城东南的施家桥开馆授徒。有一天,他路过书铺,看到不少手抄元人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零八人故事的。他不惜高价买了回来,想以此为线索,把有关梁山泊聚义的故事,一一写进去,更名为《江湖豪客传》。为了避战乱,施耐庵迁到“自古昭阳好避兵”的兴化定居下来;并按苏州故居的格局,建了房屋,沿用故居地名,称为施家村。林西有芦苇荡,占地十余亩,荡中芦苇繁茂,水鸟甚多。荡口直通河溪,沟河交流,荡中有一土墩,高高露出水面。施耐庵以此为梁山泊,常和学生罗贯中一起,乘着小舟,登临墩上,琢磨描绘梁山泊英雄如何展开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江湖豪客传》修改完成。但施耐庵对原书名不满意,觉得不敏含蓄,想换一个。罗贯中建议把书名改为《水浒传》。水浒,就是水边,既点明故事发生地点,又含有“在野”的意思.。

《水浒传》成书后,到了明洪武元年(年)冬天,抄本传到皇宫,被朱元璋看到。朱元璋看了很生气,随即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把施耐庵抓来,关进天牢。

施耐庵深知朱元璋抓他,主要是写了《水浒传》歌颂了落草为寇的英雄,触犯了忌讳。于是他在狱中把《水浒传》续了五十四回,写了宋江接受招安,替宋王朝去征服田虎、王庆、方腊起义,最后和李逵一起服用御赐药酒自尽,至死不叛。这样,朱元璋才将他释放。

施耐庵死后,罗贯中准备把《水浒传》刻印出来,可是江、浙一带书坊,没有一家敢承受。当时建阳书坊刻书很有名气,罗贯中便跑到建阳住下,等待时机。不久,染病离开人世。

过了一百五十年,罗贯中的后人得到福建提学副使的许可,《水浒传》才由建阳书坊刻印出版。明万历十年,又重刻问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