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良镛,男,笔名金庸,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泰斗,年移居香港。自年代起,其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屡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谓贡献重大。这也奠定其成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础,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并在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因其优秀的小说作品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年10月30日下午,金医院逝世,享耆寿94岁。
家世及早年:
金庸本名查良镛,年3月10日(农历甲子年二月初六)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镇新伟村,是海宁查氏第二十二代孙。海宁查氏为海宁县袁花镇之书香门第,藏书丰富,在浙西一带声望崇隆,明清年间共出22个进士,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更包括了金庸的直系祖先查升及查揆。其父查枢卿是当地大地主,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并毕业于震旦大学;其母名徐禄,与夫共育有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五子和良琇、良璇二女。年日本入侵华南时,袁花镇惨遭轰炸,徐禄于举家逃难途中不幸得急病病逝。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查枢卿随后再娶顾秀英为妻,他们又育有四子二女,四子分别是良铖、良楠、良斌、良根,二女分别是良琪、良珉。
求学:
年5月,金庸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年入嘉兴一中读初中,离开家乡。年日军入侵,因战事而随学校辗转到余杭、临安、丽水等地,后年于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
年,读初中三年级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收效不凡。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张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年自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毕业。
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年毕业。
年10月,已81岁的金庸离开香港,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取得历史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度》(TheimperialsuccessioninearlyTangChina)。
年,金庸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是小他15岁的麦大维(DavidMcMullen)。
年开始,注册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课程,网上曾一度流传其年毕业的毕业证书照片,但学校官方已确认该证书仅仅是“学校管理部门按博士生入学年月,依惯例预先普遍准备的,不可视为正式文书,‘查先生已获北大博士学位的说法没有根据’”。因此确定金庸有在北京大学求学,而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论文检索所得,并没有找到金庸的博士论文,是以其未有取得北大博士学位之可能性较高。
创作事业:
年秋,查良镛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年调往香港分社。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期间与同事梁羽生相识为友。而后总编辑罗孚安排查与梁写武侠小说于副刊连载,梁羽生编写《龙虎斗京华》,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写《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顿时金梁齐名。年,与同写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和百剑堂主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随笔,给“新派武侠”留下了一段历史见证。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年于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年至年期间,他曾以林欢作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其中《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金庸还合作导演过两部电影,与程矮高合导《有女怀春》及胡峰合导《王老虎抢亲》。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还为电影歌曲填词。
创办报刊:
年,查良镛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年度的盈利接近一亿元,年明报集团香港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层,于是他从此去周游列国、教书、静修、游山玩水、研经,他在年的《资本杂志》的《九十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也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查良镛为《明报》撰写社评二十余年,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
退休:
年明报企业上市,查良镛任董事长并签订三年服务合约,与于品海达成协议由智才技术性收购明报企业。年曾对香港总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进行笔战,同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访问,并获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见。同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更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年查良镛返乡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兴高专兴建“金庸图书馆”。图书馆落成后再斥资万在西湖兴建“云松书舍”,供个人藏书、写作和与文友交往雅集之用。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查良镛改变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逝世:
年10月30日下午5点半左右,查良镛在家人医院与世长辞,享寿94岁。其子查传倜被记者询问时也仅回7个字“下午走了,很安详”。其后,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