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品水浒聊聊水浒之中,梁山之外,的那些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里面的主角是梁山,是山上的一百零八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个阶层,或是“被逼”,或是主动,逐渐走到了一起,并将“强盗”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贯彻到底并成功洗白,最后成为了朝廷的“忠臣良将”。

但是如果说《水浒》中有一座江湖的话,梁山这里虽然是主角但也并不能全部包含,在这一百零八人以外依然有着许多小人物,他们同样也是江湖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书中的配角,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人。

范仲淹大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不是那些朝廷官员的平民百姓们,都可以视作江湖中人,这里面尤其那些四海漂泊的三教九流,咱们就来分类谈谈。

卖唱女子——金翠莲,宋玉莲,阎婆惜,白秀英,李师师

大家都知道水浒的背景乃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年间,距离金兵南下的“靖康之变”也已经不远,所以国家一片动荡,百姓们生活艰难,想要从事一些正规的营生养家糊口极为不易,所以许多人都被迫变成了“流民”。

这里面男人也就罢了,女人们可以从事的职业就比较少了,毕竟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们还是少数,大部分都只能靠自己的“色艺”来谋生,有些是卖艺不卖身,但大部分其实只能两者都卖了。

这里面的人物极多,比如流落渭州的金翠莲父女,被地头蛇郑屠“虚钱实契”骗了身子,不仅没拿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被逼无奈,只能靠卖唱为生,要不是遇到了水浒第一热心好汉鲁提辖的话,这父女此生可能就完了,最后得了善果,殊为不易。

宋玉莲和金翠莲一样,也是一家人江州卖唱,但是运气也不错遇到了宋江,一下子就得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差不多三万块),也算烧高香了。

相比之下阎婆惜和白秀英两人就有点自己作死了,本来都已经奔小康了,结果一个拿了金主的钱贴小白脸,一个得理不饶人逼急了雷横,双双毙命。

这一行的翘楚,自然非李师师莫属,樊楼花魁,皇帝情人,最后据说又跟着浪子燕青同归江湖,羡煞旁人。

小本买卖——李小二夫妇,唐牛儿,王婆,武大郎

这些小商小贩其实也都是标准的江湖中人,风里来雨里去的讨生活,也很不容易。

《水浒》中也提到了几位,比如曾经在东京被林冲帮过的李小二,后来在沧州也回报了林冲,要不会他们林教头也可能就找了陆谦的道儿了。

唐牛儿是郓城县卖糖饼的,间接的帮了宋江一把,否则宋押司早早就要吃官司了,至于王婆和武大郎,一个摆茶水摊儿,一个卖炊饼,本来相处的还不错,如果西门庆不出现的话,倒是好邻居的典范了。

恶霸土匪——牛二,王江董海,李鬼,崔道成丘小乙

江湖险恶,自然从事“黑道”的人也不少。

这里面小到牛二这种街头混混,仗着脸皮厚,身子骨结实,就算官司也奈何不得,欺负良善百姓也就罢了,结果惹到青面兽头上去了,最后被反噬。

王江董海牛头山的强人,其实干这行的多了去了,但他们不合留下“宋江”的名号,结果激怒了宋大哥的铁杆小弟黑旋风李逵,双双毙命,此外相同命运的还有冒充李逵的李鬼,貌似李铁牛对于“盗版”尤其不能容忍。

至于崔道成和丘小乙,霸占着瓦罐之寺过的也很是快活,有酒有肉有女人的,只是同样运气不好碰到了最喜欢打抱不平的鲁大师,结果在史大郎的协助下把二人铲除,也算活该。

卖艺吃饭——任原,蒋忠,栾廷玉,史文恭

这个职业在江湖中有个黑话称呼,叫做“挂”,指的就是靠武艺谋生,做的都是看家护院,走镖卖艺等等营生。

毫无疑问,这是个靠本事吃饭的行当,对于本人的武艺非常有要求,否则根本就吃不了这碗饭,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是学艺不精的话,饭碗很容易就被人砸了,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这四位,无一例外。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他们几个是水货,只能怪他们不是主角。

其中任原泰州大擂摆了许久没有对手,但还是做了浪子燕青的背景帝,而蒋门神也是一个道理,靠着一身武艺和张团练的支持称霸快活林,但偏偏来了个武二郎。

至于栾廷玉和史文恭,分别担任著名的民间武装势力祝家庄和曾头市的教师,给梁山带来了无数的麻烦——其实单从攻打难度来说,这两处庄子远超高太尉和童枢密的十几万禁军大兵,可见这二人的身手不凡。

红尘说

上面这几类,就是《水浒传》之中除了梁山以外的江湖人物。

这里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实力高强的豪杰,也有普通的百姓,但都是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讨生活的人,和梁山这种“高大上”的好汉们一起构筑成了一座完整的江湖。

而正是对这些小人物或者说是配角的精彩描述,才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人间百态,这也是《水浒》为何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人物就宛如我们身边的许多角色一样,让我们更能身临其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