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梁山全歼鬼子400人,明仁天皇皇叔

年5月,罗荣桓、陈光率领八路军五师,转移到东平、汶上一带活动,7月份在水泊梁山驻扎。

水泊梁山的由来

梁山本名良山,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曾在此狩猎,死后葬于山间,故改名梁山。梁山西邻黄河、东靠运河、北依东平湖,古代因为黄河泛滥长期被淹,周围曾大水漫漫,形成八百里水泊,在宋朝的时候称水泊梁山。

因为晁盖松江等曾在此聚义,反抗朝廷暴政,故事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随着《水浒传》里的故事以评书、小说等形式的广泛传播,水泊梁山名扬全国,甚至传递到世界各地。

金(女贞族政权)以后,大水逐渐退去,河床干涸,但是水泊梁山的名字依然传播开来。实际上山并不高,属于鲁南丘陵,海拔米左右。

罗荣桓、陈光曾在这一代驻扎,7月份,大家正准备庆祝8.1建军节,忽然接到日本鬼子出动扫荡的消息。

孤军深入的明仁皇叔

年8月1日,正在排演节目的时候,罗荣桓接到信报。一队日军从汶上出发,前往梁山附近赶来,约人,携带有四门野炮(不知道是不是,李云龙说的那种意大利炮!)。

经后来了解,这支队伍隶属于敌第33师团,领头的指挥官叫长田敏江少佐,是日本的皇室成员。曾经受到过日本天皇的召见,按辈分还属于明仁天皇的皇叔,非常高傲的一个家伙。这次的任务是护送炮兵野尻小队和2门野炮和一批弹药到一个部队去。装在车上看不出来,被我军侦查人员认为是带了4门野炮。

罗荣桓和陈光登山远眺,并实地查看了地形,此时,“青纱帐”(庄稼)已经起来,从汶上向梁山过来的大路在青纱帐中时隐时现,非常适合设伏。路旁有一座独立的小山,海拔也不到米,山脚下有几个石灰窑,山周围有一些民房,是一个叫车马店的小村庄。预计,这股日军明天可以到达,此时,梁山周围没有日军据点和部队驻守,稍远一点儿的东平、郓城、济宁、阳谷的敌军也都没有异常。

罗荣桓和陈光料定,这股日军属于孤军深入,而此时,我军虽然只有四个连,但是有青纱帐作掩护,另外在南边30华里有一个梁山独立团驻守,随时可以支援。于是,决定吃掉这股日寇。

一昼夜的战斗

罗荣桓安排车马店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大家分头埋伏。

第二天中午,日寇出现在视野当中,前面是伪军,接着是日军,分为步兵、骑兵、炮兵,队列整齐地开了过来,在青纱帐中的大道上掀起一股尘土。本来,陈光安排的是2连在路旁设伏,可是日寇走了另一条路,在前集村里和村外埋伏的四连、十一连率先开火,二连则直接从后面冲过来开火,两下夹击。日军打的措手不及一片慌乱,步兵挡住了炮兵去路,骑兵一动又冲散了步兵,瞬间就有40多人被击毙。

长田敏江迅速镇定下来,指挥部队朝梁山开炮,轰了半个小时,发现没动静了,以为是遇到了游击队袭扰,又继续前进。结果刚走到梁山东南角,又遇到刚刚赶到的梁山独立团三营,一阵猛攻,天快黑了。日寇退守独山脚下的石灰窑,到了晚上由退到车马店,利用地形和火力优势固守。

罗荣桓,派人告诉前线部队,敌人没有援军,而且,我们已经安排在各个可能来敌人的方向安排了警戒,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大,一定要消灭这股敌人。半夜他亲自来到一线指挥所,告诉大家,不要怕损坏民房,打烂了战后赔偿,跑了日本鬼子,会继续祸害老百姓!

战士们匍匐前进,投掷手榴弹,慢慢攻进村庄

打到第二天天亮,鬼子撑不住了向外冲,我师部骑兵连一阵冲杀,全歼了剩余的日寇。

影响巨大的一战

此战,歼灭日伪军多人,俘虏24人,缴获野炮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一门,轻重机枪15挺,步枪余支,战马五十余匹……高傲的日大队长长田敏江少佐羞愧难当,剖腹自尽。

此后,日军专门制定了针对罗荣桓、陈光的战斗手册。八路军总部发来贺电,并上报蒋介石,蒋介石通令嘉奖,还发来了00元大洋作为奖励和开支。

战斗胜利后,附近村民都来参观缴获的野炮,半个月的时间东平湖一带就有0多青壮年人参军,要跟着八路军打鬼子。

此战,被列入师抗战期间的经典战例,他创造了我军在兵力相当、装备处于劣势,利用有利地形全歼日寇的典范。极大震撼了日军,鼓舞了我军民士气!

抗战结束后,日本曾多次来梁山祭拜,并多次提出要投资帮助当地建设,但要求在梁山设立一个纪念馆,纪念在此战殁日本军人(尤其是名剖腹自杀的少佐,据说是明仁天皇的皇叔),遭到了当地百姓和政府的拒绝。

对此,您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