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张顺斗李逵的故事包含四大智慧,助弱

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包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张顺斗李逵的故事,掌握这其中包含的哲理,理清其中四条人生经验智慧,能帮我们在人生征程中实现弱者逆袭。

李逵初识宋江

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张顺是打鱼的老板,手下有几十个渔民给他打工,一天宋江、戴宗、李逵在江州的饭店吃饭,宋江爱吃鲜鱼,恰好饭店里没了鲜鱼,李逵就去张顺的船上讨几条鲜鱼,张顺不在船上,渔民不认识李逵,说等到主人回来才行,李逵直接就去抢,还把刚打上鱼都放跑了,众渔民就来打李逵,可几十人也不是李逵的对手,他们被打。

正在此时,张顺来了,看到有人打了他的兄弟们,就出手与李逵一较高下,可在地上,张顺根本不是李逵的对手,很快就被李逵打败,狠狠挨了一顿毒打,可是宋江和戴宗见李逵迟迟不回去,担心他在外面惹事,就过来找李逵,马上把李逵拉开,这个架算是被劝开,张顺吃了亏,他马上调整了自己的作战部署,跳到船上,大骂李逵,李逵不知是计,挣脱宋江和戴宗,跳上小船想继续打张顺,没想到刚才的手下败将转眼间成了他的克星,张顺利用水中过硬的功夫把李逵弄下水,淹得李逵没了脾气,听到宋江喊他,有他哥哥张横的信,才放了李逵。

猛一看,这个小故事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两个梁山好汉不认识前打了两架,真是不打不相识,可仔细梳理这个小故事,就不难发现这故事实在太有意思了,包含了四条宝贵的人生智慧。今日一悟:第一,遇强敌,打,还是和?张顺看到李逵打自己的人,他认识李逵,但没有打过交道,知道他是戴宗手下的牢子,武功高强,还有后台,知道李逵就是来要几条鱼,张顺要是没血性的人,可能主动选几条大鱼,送给李逵,这一架就打不起来,但是越是这样,李逵就越瞧不起他,可能经常到这里白要鱼,更重要的是他手下人看老板不给他们出头,也就不愿意给他打工了,这一战,不打,就失民心,打,可能会输,但能获得渔民的支持。

开始张顺的策略不对

第二,遇到偏科的对手,怎么打?李逵是典型的偏科生,在陆地上,几十个大汉也不是对手,张顺上来看到兄弟们被打,太着急,没来得及想对策就出手,结果第一阶段,张顺吃了亏,陆地上的功夫,李逵完全超过张顺好几个档次。好在李逵被宋江戴宗拉开,张顺有机会调整思路,张顺冷静下来,想出了对策,在船上挑战李逵,思路一换天地新,以己之长,攻对手之短,这才是打架的智慧,也是创业的智慧,与别人竞争时,也是如此,发挥自己的强项。

张顺

第三,打到什么程度?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要收手。打架不是目的,杀人更不是目的,有时打架是一种手段,通过打架才能打开局面,俗话说,会打的打一顿,不会打的打一棍,意思是打架要有分寸的,怎么打都出不了事,不会打的一出手就惹上大事,武松、李逵、鲁智深都是不会打的,一出手就打死人或打伤人,结果吓得逃跑,自己的人生布局完全被打乱,这叫不会打。张顺是会打,不但巧妙选择作战方式,还很有分寸感,要是他把李逵淹死,等他的必然是坐监狱,自己的人生算是毁了。所以张顺见好就收,自己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斗,又有面子,又占主动。

张顺主动与李逵等人和解

第四,打完后,如何收场?有的人打一架,给自己结下了一辈子的仇敌,甚至几辈子缘不过来,起因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可张顺的智慧是取胜后,不结仇,主动和解。不就是几条鱼吗?我张顺不在乎,找了四条大鱼送给宋江,这还不算,还自己作东请宋江戴宗和李逵,他知道江湖上的好汉,只要处理得当,不会记仇,很容易变敌为友,张顺在酒席上有说有笑,李逵也不在乎刚才被淹的事,过几天,张顺又送给宋江两条大鱼,这一架,不但没结下仇人,还傍上了宋江这个大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