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人们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认知,其实是被电视剧所误导了,李雪健塑造的宋江虽然非常经典,但在气质上确实有些偏差。但这不是演员的演技造成的,而是宋江这个人在书中的形象本身就有矛盾之处,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宋江在书中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宋江虽然是刀笔吏,但他长得不是慈眉善目或者清秀俊雅,反倒不太好看,并且有点鹰视狼顾的样子。他的显著特征就是“黑”,所以被称为“黑三郎”。估计这种“黑”不是一般的黑,能被人叫出绰号的“黑”,应该是那种有异于常人很多的“黑”,属于站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的那种。宋江的身高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太矮,和梁山那些绿林好汉比起来自然是不如,但也是正常人的水准,身材也比较好。毕竟宋江是有官身的,长得奇丑或者矮小都不太可能,宋朝还是比较注重相貌的。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评价宋江的外貌,不算俊美,大概也应该算得上“英伟”。书中讲,宋江是丹凤眼,卧蚕眉,一看就是天生的英雄相;双耳垂珠,这是富贵相;双目点漆,这是睿智相;唇口方正,额阔顶平,三旬年纪,还留有一点美髯,这样的形象在当时除了黑了一点之外,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如果是皮肤白皙的人这样的形象,那叫做儒雅,但宋江这种黑皮肤的话自然就不是了。所以,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一看就是体力精猛、身形矫健的壮士,有一种鹰视狼顾的枭雄之姿。而实际上,宋江确实也是一位武艺高强的侠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甚至同为梁山好汉的孔明、孔亮两兄弟都是他的徒弟。以孔家庄的财力又不是请不起枪棒师傅,但宋江能点拨他们的武艺,说明自身造诣也不低。我们总结一下宋江的形象就能发现问题,书中塑造的形象明显有矛盾之处,宋江不是一位行走江湖的侠客,但武艺不低,有着练武之人的躯干;而长期进行官府文职,自身也有着书卷气。如果是内秀也就罢了,偏偏外表要表现出这样截然相反的气质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宋江这样的形象只能存在于文字当中,现实里几乎是找不到的。而这样的手法是说书人、小说家经常使用的手法。比如现在的一些网络小说当中,描写人的外貌可以说是积极夸张,恨不得女子个个倾国倾城,男子个个丰神俊朗,但如果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其实现实中找不到类似的人。那为什么还会这样写呢?为了增加读者对于人物的印象。这些人物与其说是存在于文字当中,倒不如说是存在于读者的现象之中。所以,李雪健饰演的宋江虽然外貌不像书中写的那般,武艺表现来说也不太好看,甚至扛着把朴刀都像扛着把锄头,但内敛的丰神却是刻画了出来。但是,宋江绝对不是一个文弱的书生,而是一个枭雄形象。宋江能成为梁山领袖,有几点原因,最有力的是“宿命”《水浒传》作为一本通俗小说,很多逻辑都不能深究,所以就需要一些比较能说得通的马虎眼来补救。比如说很多梁山中的好汉之间是有仇的,为了将其“请”上梁山,搞得卢俊义等人家破人亡。但这些人基本上也就是埋怨几句,一点都不记恨。这明显就不符合正常的情况,所以基本上就一个理由:原在天罡地煞之数,意气相投。是说,这个人在前世就是天罡地煞,今生注定是要聚集在一起的。既然是宿命,那么排位的顺序就是固定的。所以,宋江前世作为三十六天罡之首的天魁星,在人间自然也要成为首领,这才符合书中的逻辑。这就是最大的道理。但是,小说不仅仅要满足自身的逻辑,因为其和现实世界的贴近,必须也要满足生活逻辑。所以,宋江就满足了几个成为领袖的特质。首先是名声,宋江是和前任领袖晁盖齐名的江湖儿郎。宋江的绰号在《水浒传》当中比较多,主要有三个,“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和“及时雨”,在江湖上是出了名的急人所难,侠义心肠,很多好汉虽然没有见过宋江,但是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够义气的朋友,所以很多人通了名字之后“纳头便拜”,这是真的很恭敬。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宋江,另一个是晁盖,两人在钱财问题上都比较相似,仗义疏财是本色。所以由宋江接晁盖的班,理所当然,没有人会不服气,这就是长年积累下来的名声。其次是能力,宋江在管理和战争中都是极为出色的。前面讲过,宋江的个人武艺并不差,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个人能力的出色。梁山当中有一些所谓的军师,比如吴用、朱武,有时候公孙胜也充当这样的角色。但是吴用、朱武是乡野出身,公孙胜更是方外之人,他们对于战争、管理等等事物根本不在行。比如说吴用为了救江州题了反诗的宋江,谋划了那么多内容,最后连印都能盖错,可见水平实在堪忧。所以可以看到,在梁山的管理上和在行军的决策上,往往都是宋江亲力亲为,只用这些人的一些奇巧之处,比如公孙胜的道法,朱武对于战阵的了解等等。宋江出身刀笔吏,人情练达,世事通明,所以在整个梁山中都是一流的管理人才,他所制定的制度,和对战争的指挥,这些都是梁山众人心悦诚服的地方。最后是视野,宋江是真心实意为梁山兄弟找出路。宋江做了梁山的头领,自然就要对梁山众人负责,他不仅要为山寨的发展负责,还要为十几年后众兄弟的生活负责。所以很多人都在受什么宋江用众兄弟的命换了荣华富贵,接受了招安,这是极为荒谬的事情。梁山水泊只是一隅之地,朝廷并不想真正大动干戈地去消灭它,毕竟这种啸聚山林的匪患持续时间也就十几年而已,等到山寨中坚力量衰颓,自然就会消亡。如果十几年后梁山众人还想有个安稳的生活,那么招安是唯一的途径。再晚一点,朝廷也就不用招安了。梁山众人其实也能理解这份苦心,虽然对朝廷有怨气,但也只是曾经的不愉快而已,别看嘴上骂着招安骂得特别凶,到最后也没有散掉多少人,还不是和宋江一起去做官了。所以说,宋江的这份苦心梁山众人是看在眼中的,也表示理解,对于这位首领,或者说大哥,众人还是服气的。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是人民,是英雄,还是所谓的精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