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众口难调”,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对于食物每个人都各有爱好,人多了就很难统一。这是很符合和人们的生活实际的,但在《水浒传》中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梁山好汉们似乎对牛肉都情有独钟,大家都特别喜欢吃牛肉。九纹龙史进剧照(图来自网络)如史进决定起事前,在家里杀牛招待庄客;雷横平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杀牛放赌”;林冲雪夜上梁山前,“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也是吃的牛肉;母大虫顾大嫂,她的黑店门口挂的也是牛肉;石秀在跳楼劫法场前,也是先大块吃牛肉。众梁山好汉相聚时,牛肉更是不可缺少的,《水浒传》总计有20几处写好汉们吃牛肉的场面。豹子头林冲剧照(图来自网络)那么,为什么梁山好汉们不吃猪肉、羊肉或者别的肉,却都纷纷爱上牛肉呢,难道这是一种巧合?要知道我国自古就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并且驯养猪的历史非常早,专家考证我国养猪不晚于新石器时代,到宋朝时也有几千年了。事实上,在宋代猪肉同样是人们主要的肉类食品,而且消费量很大,有很多人从事猪肉这个行业,如被鲁智深打死的镇关西郑屠就是卖猪肉的。行者武松剧照(图来自网络)其实,梁山好汉们和牛肉的不解之缘,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在古代,农业是整个国家的支柱,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视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都非常重视。而牛是当时保证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是不许民间私自宰杀牛的。如秦朝时法律就规定,牛老了必须要先交给官府,官府对牛的情况进行认真考察、评估,确认它确实不再适用于农业生产了,经过备案,才允许农民宰杀。母大虫顾大嫂(图来自网络)宋代对耕牛的保护更加严厉,国家立法明确严禁民间杀牛,杀牛罪最高可判处死刑。宋真宗时明确下诏规定:“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杀牛者,就算不被杀头也必定是重罪,被处无期徒刑那都是轻的了。母夜叉孙二娘(图来自网络)由于牛肉是宋代时严厉打击的违禁食品,所以杀牛、吃牛肉就代表着和官府进行严重对抗、就是造官府的反。自然,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杀牛、吃牛肉就代表了他们无畏的造反精神,多次出现众好汉吃牛肉的场面,那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