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水浒传》的了解,最早来源于小时候看爷爷奶奶那些老年人玩的一种长条形的纸牌,其实也不能说是纸牌,因为是用塑料做的,背面都是一样的条纹图案,正面就是《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整副牌好像是一共有张,分为1-9条、1-9并、1-9万,还有红花、白花、老千等。现在依稀记得红花是托塔天王晁盖,白花是一丈青扈三娘,老千好像是林冲,还有九万似乎是宋江。不过已经记不准了,但白花是一丈青扈三娘应该没错,对这个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老人们管白花不叫白花,而是叫做“小媳妇儿”,而且那人物图案应该也是整副牌中最漂亮的了。当年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人的娱乐活动,主要就是这个,说起来就是“看牌”,所以这种牌就叫做“牌”,至于具体名称是什么牌,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当时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老人,常玩牌的大约有七八个,大约都在60岁左右,当时身体都还不错,农忙时地里干活,农闲时主要就是“看牌”,尤其是冬天根本没有什么农活需要干,这些老人就常常聚到爷爷奶奶家里,有时一坐一大天,加上抽那种自己种自己卷的纸烟,屋子里烟雾缭绕,我们几个小孩子进去呆不了一会儿就会被呛得跑出来。那时候其实只是看着这种带有彩色图案的牌很有意思,所以也常常去爷爷奶奶家里摆弄这些牌,记得还有某种摆牌的玩法,就是一个人玩,把牌摆成几列,然后一张一张翻下去,直到怎么也接不下去为止,具体规则早已经忘光了,只是依稀记得有这么回事儿。看着牌上印的人物很有稀奇,但对这些梁山好汉们的英雄事迹其实了解得不多,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农民,当然也不知道《水浒传》里具体的故事。后来,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小人书,我东借西借地看了不少,其中就有一些就是《水浒传》的故事,比如《逼上梁山》《真假李逵》《武松打虎》《鲁智深》《快活林》等。再后来,就是上大学时学校图书馆有《水浒传》的书了,但那时对它也没有多大兴趣,整个大学期间,好像也就是读过《红楼梦》。真正读过《水浒传》,其实是毕业之后的事情,尤其是今年,女儿的暑期作业有一项就是读《水浒传》,为了能够和女儿讨论,我就跟着一起读了一遍。最近又从图书馆借了几本相关的书,继续读下去。名著就有这个好处,越读越有意思,书里书外都是故事,故事的背后又有着多姿多彩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