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与老管家点头称是,贾氏也应允了。李固又说道:“山东那边,还需要活动打点,要防备他们来个先斩后奏,等不到秋后就要执行,这个,燕青再去,是肯定不行的,既便是在家中,也十分危险,我的意思,你还是暂避一下风头,不浮出水面最好。看来,山东这边,只有我自去走一趟了,好在,那边我还有几个故旧,到时候便宜行事就是了。”三个人又点了下头,贾氏自安排老管家到账房给表兄支付银两,明日兄妹分头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大名府府衙门前,贾氏一身黑衣裙,来到府衙大门前,只见那申明亭后,竖放着一具大鼓,甚是威风,前朝香山居士有诗单说这衙鼓与多少冤死之鬼: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贾氏也顾不了什么体面,拿起申冤鼓槌,朝着伸冤鼓一阵猛敲,那声音如同一阵冤魂嚎叫、小鬼痛哭。几个衙役早已过来,有人认得是卢员外浑家的,急忙向里通禀。不多一时,王府尹升堂,宣民妇贾氏上堂,接过贾氏状纸,王府尹看了多时,这才安慰贾氏一番,说道:“卢贾氏,本府尹已经接到你的申诉状词,然而,卢俊义一案,关系重大,牵涉着两地的官员数十人,那边已经定成铁案,我这里,与济州府同为一府尹,想为你翻案,恐怕困难重重,然,看你救夫心切,且本官与卢员外又是故旧,该向上司说的话,我是一定要说的,该向上司的呈文,我一定会报的,你就放心在家等待就是了。”那贾氏闻听此言,千恩万谢地去了。
如此牵涉着梁中书、蔡太师和两地官员的大案,又与自己多少有点干系,王府尹那敢怠慢,急忙出了衙门,直奔梁中书的太守衙门而来,梁中书看了,良久,才问道:“听说这个卢俊义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不知真假?”王府尹一听便明白了,梁中书这是要周全卢俊义性命,想着他的家财,于是便顺水推舟地说道:“数十万雪花银子,恐怕难不倒他。”
梁中书内心大喜,说道:“那就起草呈文,说明此案有可疑之处,让太师那里用点心,移交给我们审理,你看如何?”王府尹连连点头,说道:“中书大人实在是理讼高人,一眼便看出了此案有疑点,属下佩服之至,我这就给老太师及三司衙门写呈文,同时抄报山东济州府。”梁中书点头答应了。#新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