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明代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借以历史人物北宋末年太尉高俅加以塑造的小说人物之一。
一,高俅的发迹历史
高俅在水浒传中的第二回里,描写着高俅从一介泼皮到身居高位的发迹史。
他本是东京城中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泼皮,不受自己父亲的待见,又被他父亲告了一状,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他曾在淮西投靠柳世权,柳世权不愿长期收留他,将他推荐给了东京药商董将仕。董将仕一样不愿收留他,将他打发去投奔小苏学士,小苏学士则又将他推荐给小王都太尉。
至此,高俅几番流转与小王都太尉成了知音。最后,凭借着一脚好球技与阿谀奉承之手段被小王都太尉的小舅子端王看中,并且深受端王的喜爱。而这端王便是后来的宋徽宗。
二,水浒传中高俅的相关故事情节
高俅1,王教头私走延安府讲述了高俅发迹之后,做了殿帅府的太尉。他新官上任,点将之时不见患病在家修养的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便差人将抱恙在身的王进唤来,以立自己威严。王进认出高俅曾被自己的父亲教训过,有今日之事不是偶然。故而,王进恐高俅再起报复,出走延安府。
2,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中讲述高俅上报晁盖、宋江等人在梁山水泊落草为寇,杀害官兵,被宋徽宗委任选将调兵前去围剿,他举任呼延灼为将,听从呼延灼建议以韩滔和彭玘为先锋前来围剿梁山水泊。
3,步斗两赢童贯,水战三败高俅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水泊梁山英雄高举义旗,惹得天子大怒。宋徽宗派童贯前去剿捕梁山泊贼寇,童贯不敌折了军马,转投高俅,与高俅一同拜见太师蔡京救命。高俅则向太师蔡京举荐自己亲自领军前去征剿,夸口一鼓可平。于是乎,高俅领水兵前去征剿,却被宋江三败活抓上了梁山。
结语
综上所述便是关于高俅是哪部书中的人物简单介绍和高俅在水浒传中相关故事情节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