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成毒小说网友建议从教材删除,被

治疗湿疹北京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部分章回被节选进了教材;老中青几代人都熟知里面的故事与人物,很多人物的诨名还成为了口头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评书《水浒传》可是家喻户晓,是很多老百姓饭后的必备谈资。

一位浙江网友在公共平台上留言,认为《水浒传》里面的很多人物形象与故事,不适合青少年阅读,内容过于负面。还对作者施耐庵做了一些批判,说给了武松、李逵和宋江这些恶人一个善终的结局,给予它们无限的同情,歌颂它们滥杀无辜的恶行,是我见过的最毒小说(大致意思),建议从教材里面删除。

这位网友的建议,被浙江的教育单位给回复了,可以说回复的相当有水平。从《水浒传》的文学价值,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和作品中的教育价值等三方面做了解释为什么出现在教材中;网友看了以后纷纷点赞,说回复的水平很高很到位,实际就是不赞成这位网友的建议,我看也是在乱建议。

要说《水浒传》是毒小说,那现在所有的小说都不能看了,小说就是故事,必须有情节,四平八稳的谁看,怎么流传呢?水浒内容有糟粕,其它名著怎么办?看小说就要去除糟粕吸取精华才可以;把眼睛都放在负面上,正面为什么不看呢?

按照这位网友的观点,世界应该是非黑即白的。实际情况是人世间一直有阴晴圆缺,阴天可是黑暗阴冷的,要怎么办呢?

《水浒传》已经流传多年了,也没有人说看《水浒传》走入歧途的。水浒里面虽然有一些残暴情节,总体情况还是可以接受的,属于冤有头债有主的故事,将中有滥杀无辜的的英雄吗?上梁山的好汉很多都是被迫无奈才上去的,林冲愿意上吗?不是被高俅逼得走投无路,打死都不会去的,人家在当时社会地位很高的。

面对这位网友的建议,很多人开始戏谑起他了。问他是否是西门大官人的后人,否则没有必要来这个建议。我们这代人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大家都把它当作名著小说,谈论的都是将的快意恩仇,糟粕部分自动过滤了。现在来给建议删除,如果不是与《水浒传》有仇,是不会这样建议的。

总结

名著就是经典,是经过一点时间的沉淀后留下的精华,存在广泛的民众基础,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点评一部作品的优劣。世间万物没有完美的,都是有正反面的,要看主流走向。水浒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可以流传至今就一定得有可取之处;不能因为“糟粕”就否定作品的伟大。看到您的建议,其它不好说,就怕您复姓西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