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浒传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虽然书中描写的好汉众多,但是书中的编排张弛有度,又分的虚写实写,对于一些重要的角色往往会有浓重的笔墨,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人物则是一笔带过。
其实四大名著在人物的描写上都十分的细腻,这一点并不否认,而且要是论艺术价值的话《红楼梦》似乎还要高出一截,毕竟曹雪芹的故事都是他本人亲身经历的事情,而且带上本身的寓意以后,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而三国演义虽然是假托三国这段历史,但是看起来确实有一份悲壮的色彩,那是因为无论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都是元末明初的人,他们都亲身经历过当年那个由动乱到安定的时代,自然对于这个社会有所不同,至于西游记则是讽刺一些社会现实的状态。
水浒传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名著,自然是因为在笔法的不同,而水浒的描写方式在众多人看来,竟然是和史记的描写手段相同,其实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我们一一详细说明。
其实就按照三国、西游记的叙事方法来看,更多的像流水的嫌疑,因为他们的主线相对单一一些,西游记其实说穿了就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过,然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而三国更是把多家人物杂糅在一起,平铺直叙,但是宗旨就是天下统一。
所以说三国西游等著作都是以事作为发展故事的小说,而水浒传则不同,他的事情并不算是最重要的,而是以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作为推动故事情节的主要手段,无论是林冲雪夜上梁山,还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实都是这样,人物的性格往往为了推动事情的发展主要因素。
而且细细分割来看,水浒传的人物出场方式往往都是呈现单元式的,比如几个章节,甚至大段文字都是描写一个人的。
例如书中关于林冲的章节就有十几回,而武松的似乎更多,这些都是为了凸显人物性格做出的努力,而且就是这样人物传记式样的描写,与史记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且本书在一开始就一个史进出场,我们都知道史进是个败家子,可是后来偏偏在梁山上排名还很高,其实史进的寓意就是以史为寓的意思,就连金圣叹在后来的批注中都说:盖因史进寓意“历史在前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