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吴用的性格特点: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广纳人才、知人善用、结交广泛、忠义双全,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和忠义的楷模,他为梁山呕心沥血,辅佐宋江投靠朝廷,平定叛乱,于国于民于已都属于有功之人。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吴用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常常把自己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的道号是加亮先生,别名是吴学究,从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比较自信和充满智慧的人,在上梁山之前,吴用是在私塾里当老师,经常给当地的老百姓解答各种难题,慢慢地获得了智多星的名号。
广纳人才、知人善用
作为军师,他懂得如何善用贤能之士,结交各路英雄好汉,他更知道梁山要发展壮大,就需要不同的人才加入进来才可以。
在招纳人才和扩充队伍方面,可以说,吴用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智慧,在卢俊义、关胜、秦明、呼延灼和徐宁等重要人物加入梁山团队上,他使用了不同的手段和计谋。
结交广泛、忠义双全
吴用是个有才华的人,也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更是一个胸怀大志、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吴用跟着晁盖之后,看到晁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想当一个水泊梁山的草寇,就冷了心,在宋江入伙之后,洞悉了宋江与他有一样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所以义无反顾地投靠了宋江,至死不渝。
《水浒传》中,吴用的整体形象是智慧的化身,作者把吴用的英雄才略写得栩栩如生。作者将这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置身于宋末的农民起义风云中,展示其性格的复合性。
吴用的性格具有现实性。虽然《水浒传》强化了“智多星”吴用智慧性格,但并没有把他照写成一具简单的智慧之王。他虽有济世之才却缺乏济世之志。吴用乃“一村中学究”,虽无封建知识分子的消和多元性,使之现实化。不甘于现状,但其替天行道的志向也只能依靠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大军才得以实现。否则,吴用再“智多”,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乡村教师。
吴用的性格智慧也有两面性。如战乌龙岭时,用计失误,使梁山人马折损;作为军师,没能阻止晁盖负气攻打曾头市等。这些情节并非作者有意破坏吴用的“智多星”形象,实际上喻示人的智慧即使“超凡”也有不能脱俗之时,也不一定能拯救人类以摆脱困境,从而深化了吴用形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吴用的性格还有忠君、宽仁、重义气、轻原则等。如他对宋江的计划有时虽不赞同,却“说归说,做归做”;在重大的招安问题上,不与宋江争执,处处附从;与众英雄好汉和睦相处,其顾全大局;梦系宋江并不辞遥远径往探看,知其死后,不惜以身相随,这些事例显示其重义如山的性格。但同时,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吴用始终摆脱不了封建忠义意识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