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人物绰号有深厚的民族渊源,是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水浒》这一棵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而生长起来的参天大树,它的枝枝叶叶莫不汲取了民族文化的滋养。作为这棵大树一片小叶的“人物绰号”,同样有着深厚的民族渊源。那活脱鲜明、蕴蓄深广的诨名绰号,蕴含着民族审美活动的“心理因素”,反映出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这种情趣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时代,又能折射出当时社会民族文化的光彩。在评名绰号中引入大量动物名称,是绰号反映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一百单八个绰号中,有三十五个绰号引用了十八种动物名称:麒麟,龙、虎、豹、雕、蛇、蝎、马、狂、狡貌、蛟、屋、猿、龟、鼠、蚤、犬、忽律。为何在绰号里引用众多的动物名称?这不能不说说动物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生活中的历史地位。远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就有了图腾活动,即巫术礼仪之类。图腾,就是选择与当时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物作为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对象有实在的,也有想象的。如所谓“人首蛇身”、“烛龙”、“凤”等等。古代官服多绣有鸟兽,乃是古代官僚等级的标志,也表明人对动物的一种喜好感情。明清时代的官服补图就规定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清代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鹏、六品鹭鸶、七品鸿劑、八品鹤轉、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和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既然我们的民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同动物结下不解之缘,那么《水浒》使用诸多动物名称作为绰号,是尊重民族欣赏心理的一种表现。《水浒》不仅多用动物绰号,而且在绰号里包含着传统的民族感情,表达了民族的好恶观念,也反映了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梁山泊忠义堂坐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用现在的阶级观点去分析,可以说他是大地主,为人迁腐顽固,封建观念太重,无功而坐尊位。但是数百年前的作者、读者和人民群众,未必象我们这样理解。卢俊义当时毕竟是赫赫有名的大员外,是正人君子、武艺高强的儒将、气字轩昂的堂堂伟才、号称“河北三绝”的大人物,是梁山寨主宋江的股肱,人们自然会崇敬他。即使说这是一种官贵民贱的传统意识,也得承认这一事实。这样,卢俊义必须有极好的名号,才符合作者的意图,也符合读者心理和社会心理。于是,作者想到了“玉麒麟”这一好名。麒麟乃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仁兽。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甲,尾象牛,乃是吉祥的象征,多借以喻杰出人才。《晋书·顾和传》:“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獻麟。”又《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历来多以“麒麟阁”或“麟陶”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那一品武官不就是以“麒麟”为标识吗?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要用“玉麒麟”作为卢俊义的绰号了。以龙为绰号的有五个,传说“蛟”,乃为母龙,无角。这样,出洞蛟童威,也应算是一条龙。如此梁山中就藏有六条龙了。之所以多取“龙”为名号,是同“龙”的特定身份、所隐含的丰富民族审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的,龙,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出自远古的图腾艺术,虽然是虚泛无实的,却一直被作为神奇、吉祥、勇猛、力量和权威的象征。闻一多曾在《伏羲考》中说:“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成的,它以蛇的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种在想象中被神化了的动物,一直作为我们祖先顶礼膜拜的图腾。历代人民都喜好龙,用龙的形象图案作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标志。龙,更是被作为民族装饰的一项主要内容。龙,虽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染上封建色彩,被作为“真命天子”的象征,但是,封建帝王是根本不可能独占龙的。龙,终久是从民间产生的,是劳动人民创造,也为劳动人民所有的。龙,连接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所以,多取“龙”为人物绰号,正是对民族欣赏情感的珍惜尊重与发扬光大。在古代,龙、凤、麒麟、龟被称为四灵;龙、虎、朱雀、龟蛇称之为四神,说它们有神奇之力,能化凶为吉。以虎、蛇、龟、豹取名的绰号有十九个,它既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水浒》中另有不少人物绰号,是取名于民族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它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重的神异色彩,表现了民族文化风貌,表达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如“这马兵都头姓朱名全,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辑,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样模,满县人都称他做美禄公。”再如,以善于骑射、号称“飞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作比的“小李广”花荣,以唐朝大将薛仁贵作比的“赛仁贵”郭盛,以唐初大将、勇猛无比的尉迟恭作比的“小尉迟”孙新、“病尉迟”孙立,以武艺非凡的关公之子关索作比的“病关索”杨雄,(“病”喻皮肤黄,无贬义)。这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以此为绰号,当然有助于突现梁山好汉的英雄性格,也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有些绰号则是取名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的非凡人物,如“八臂哪吒项充”中的哪吒,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神通广大,是个深为群众喜爱的小英雄形象。以此人物作为梁山好汉绰号,充满溢美之情。还有些绰号,如飞天大圣李衮、圣水将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都有浓厚的神异色彩,表达了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对超自然力的一种向往,对理想的一种追求,是民族的审美要求。《水浒》煞有介事地把梁山好汉当作星宿下凡,天神下界,不仅对梁山事业,而且对许多梁山英雄,都涂抹了神异色彩。而在世代人民的心中,似乎也把梁山好汉“半神化”了,且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英雄中。梁山英雄绰号的如此种种奇特神异的格调特色,正表明《水浒》的人物绰号,生动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