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描写的是北宋年间宋江等一百单八将从起义到招安投降的故事。其思想内容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艺术性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张彻底造反,如李逵、鲁智深等;二类主张招安投降,如宋江、杨志和柴进等,这一类艺术形象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三类是随众者,梁山泊大多数英雄的形象属于这一类。由于上述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作者为处理这些矛盾性和复杂性,运用浪漫主义情节做了巧妙地处理。
《水浒传》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环境,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高俅是《水浒传》中的一条黑线,他本是“浮浪破落弟子”,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到半年时间,便做了殿帅府太尉,这说明当时的皇帝多么荒唐、国家政治形同儿戏。高俅与蔡京、童贯之流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党羽无数、无恶不作。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依仗着妹子是贵妃而横行青州残害良民。高俅的螟蛉之子高衙内和弟弟高廉依仗权势胡作非为,梁中书依仗岳父蔡京的“泰山之恩”大肆搜刮民财。不仅如此社会的基层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张都监、蒋门神、祝朝奉、毛太公和西门庆等,此外还有各级官府的差拨、役吏和各种各样的爪牙。这一批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压迫者,形成了一个黑暗势力网,残酷压榨和迫害着人民。以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的一片黑暗。不仅如此,《水浒传》描写了各地民间的日常故事,如武大郎卖烧饼,石秀帮闲卖肉,孙二娘十字坡卖人肉馒头等,构成了《水浒传》内容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作者在《水浒传》的引首中又描写了另一番社会景象,这样的社会景象是,仁宗在位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片歌舞升平的好景象,皇帝仍然是圣上,是贤明仁慈的。这就构成了《水浒传》的矛盾性。
《水浒传》的艺术形象最具有矛盾形的是宋江和杨志。宋江是封建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是刀笔小吏,家境较为殷实。他本想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做一个忠实而发达的封建奴才,但是社会黑暗的环境却逼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他的政敌步步紧逼,要将他置于死地,他不得不反。但是他念念不忘招安投降,认为这是唯一的一条正路和归宿,因此不懈的向招安投降努力,最终实现了招安投降的愿望。杨志是杨令公杨业的玄孙,祖上就是辉煌的封建奴才,因此他的理想仍是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无奈家道中落,沦落到卖祖上留下的宝刀过生活的境地,因犯罪被迫走上反抗道路,但是招安投降是他的梦想。除此之外《水浒传》中还有柴进、卢俊义等人,也属于这一类。
基于上述两点,《水浒传》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情节做了巧妙安排,来处理其矛盾性和复杂性:《水浒传》中的灾难是天降的灾难,幸福也是天降的幸福,宋江等人造反是上天的安排,招安投降也是上天的意志。上述第一点中所谈到的社会环境从上到下一片黑暗,这是上天的安排,同时一片万民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也是上天的安排,皇帝是紫微星下界,这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宋江等人的造反是上天的安排:《水浒传》的第一回写洪太尉去龙虎山延请张天师,来为京师人消灾祛难,在龙虎山伏魔殿放走了妖魔,这妖魔就是宋江等一百单八将,他们的造反是渊薮所在,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作者将宋江等一百单八将说成是妖魔,可见作者对宋江的造反是不赞同的。妖魔走失之后,不可放任妖魔在人间为害,于是,又有了第四十二回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的故事情节,书中写道“青衣去屏风后玉盘中,拖出黄罗袱子,包着三卷天书,度与宋江。宋江拜受看时,可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不敢开看,藏于袖中。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吾有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泄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