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导读精简版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19、易安体:李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在于其词婉约而不柔靡,清秀别具逸思,不以浓艳辞藻与厚重思想填塞,反是以浅俗易懂之语与含蓄凝练之意达之,情感真切,语言自然,音调优美。

20、《词论》:《词论》是李清照的一篇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主要表现在:一是词的体性,将词从诗的附庸观点中解放出来;二是音律,其倚声填词,需协音合律,五音、六声、六律、清浊轻重等一一求和;三是语言,典雅有致,反对尘俗,不求奇妙;四是技巧,结构浑成,合理修辞,以增强文学性为目的。

21、倚声填词:倚声填词,最初是古代歌曲的一种重要创作手法,后多运用在诗、词创作当中。即依据音乐填写文词,乃先有音乐,所依之“声”即曲牌,如浪淘沙,西江月,苏幕遮等,每一曲牌皆有着固定的曲式,调式和调性。而据这些规定了创作,即为“填词”。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给予诗人语言以韵律的美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诗词的灵活发展。再加之音有古今,旧谱零落,乐工优伶星散,这种方式也在不断衰微。

22、南渡词人:宋室南渡后,以宣和至庆元间为南渡词之大体届划,中间有余家词人,代表者为辛弃疾、李清照、李纲、吕本中、张元谦、陆游、张孝祥、陈亮等人,创作了大量词作。即能使北宗词风迢递摇承,亦因时代变迁,有明显转变,其特点为:苍凉悲歌,慷慨多气,于凌霄杂沓之中包举南北,集北宋之变,启南宋之工。

23、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主要雄踞于金元时期的北方剧坛。最初由民间说书、话本、讲唱及金院本、诸宫调等诸多因素发展而来,又融汇了北方音乐的风格,以及诗词的创作技巧。后逐渐固定为四折一楔子的结构(但也有特例,比如《西厢记》)、北曲连套的曲调、旦末净杂的主要角色等,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艺形式。代表作家及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24、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是以神魔鬼魅等非“人世”、非现实事物为描写对象,与历史小说、世情小说,构成了中国小说史的三大主潮。其特点在于:以虚构的神仙、妖魔、鬼怪为主角;往往具有道、佛等宗教的意味;多借题发挥,指斥世俗,抨击邪佞,洋溢着滑稽诙谐的趣味。25、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体式。其特点是分章回叙事,每一章回目具有独立性,以对仗工整的概括性词句列之,能点明此章内容及意义。且结构首尾完整,开头处常有“话说上一回”,结尾处常有“且听下一回分解”的字样,在字里行间处意脉相连。明清小说普遍采用这种体式,俗称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皆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