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政治经济的繁荣造就了文化的繁荣。先秦的诗经和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但是明清的小说也是登峰造极的。
其中以四大名著为代表,这四部书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水浒传》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它是一部史,更是一部小说。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早期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之分,而“繁本”又分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三个系统,其中以百回本为最古,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叙事详尽,内容完整,是百回本中现存最早的繁本《水浒传》,袁无涯本《水浒全传》则是该书众多版本中内容最全的一百廿回本。《水浒》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水浒传》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描写了个英雄好汉。豹子头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故事有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的人,故事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武松是一个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有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水浒传》是一部史,看到不同的宋史。它让我们看尽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让我们体会到百味人生。言有尽意无穷,再看多少遍,也有不同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