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选择了西门庆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家族。用这个人和这个家族,联系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朝廷、官场、市井,各行各业,各种人物)。这种多方面的,复杂的人物和场景,是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局面,也是从这本书开创来的。
《金瓶梅》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用语、民间谚语、甚至地方土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色彩和气氛,也是它的创造。
兰陵笑笑生选择西门庆这么一个暴发户,作为小说的主人,是和时代有关的。通过这样的人物,体现明代当时社会的面貌是最为方便的。
明代一部人情小说,清代更有一部人情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写的是八旗贵族之事,这是清初的时代特征。
《金瓶梅》写的是山东清河县内,一个暴发户的生活史。
每个封建王朝,都会产生一大批暴发户。他们不只是搞经济,更会搞政治投机。
《金瓶梅》这本书虽然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写了一些露骨不堪的文字,但是,作者他力图全面表现这一社会,其目的当然不会是单纯的泄愤或报复,而他想用这种白描式的社会人情小说,引导读者面对人生现实。
《金瓶梅》这本小说的功绩不只在于他创造了这部空前形态的小说,而在于他的作品孕育了一部更伟大的人情小说——《红楼梦》。
不仔细阅读《金瓶梅》,不会知道《红楼梦》受它影响之深。说《红楼梦》脱胎于它,甚至说,没有《金瓶梅》,就不会有《红楼梦》,一点也不为过分。
《金瓶梅》所写的生活场景,例如家庭矛盾,婚丧势派,妇女口舌,宴会游艺,园亭观赏,诗词歌曲,无不明显地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
当然《红楼梦》作者的创作立意,艺术修养境界更高,虽然其表现手法,以及对于女性的尊重,都凌驾于《金瓶梅》之上,但也并不能掩盖《金瓶梅》的光辉。
因为《金瓶梅》更是研究中国妇女生活史的重要资料库,书中描写了大量的人物,有说媒的,有算卦的,有开设妓院的,更有帮虎吃食得,各色人物,作者都精细周到的描述。对下层社会的熟悉和对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深刻透彻的描写,很多地方,非《红楼梦》作者所能措手。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都很推崇这部小说。
郑振铎说:《金瓶梅》的文学价值超过了水浒传、西游记。
鲁迅称赞之词为:“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说了这么多,那么《金瓶梅》的真正主题是什么呢?
借用鲁迅之言:“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爰发苦言,每极峻急,然亦时涉隐曲、猥黩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