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X城的故事。老汪来到X城,与老友老李聚会。以下是老李讲述给我的故事:不久前参加孩子二年级期末的家长会,听语文老师说有一个暑假作业是“《53天练课外阅读》,做10到15篇。每篇计时,对答案批改,家长签名。”我有些纳闷,二年级就要做课外阅读题吗?今天我翻开孩子的《53天练课外阅读》,大吃一惊,冒出一身冷汗。我分明感受到应试教育的“利爪”已经伸向二年级的孩子。我为这样的语文教育深感悲哀,我为孩子感到可怜。这本《53练课外阅读》无论是编辑结构,还是一道道阅读理解题的题型几乎和初中的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文章浅易而已。请看该书第二页:如果只看题目,我会误以为是初中的这里有4道题,第1.2题要学生回答文中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以及词语的含义,第3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整体把握,第4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天啊!难道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就要做这样的阅读理解题?就要和初中的学生一样要明白各种描写的类型和作用,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要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要是二年级的孩子就开始这样的课外阅读题训练,他们还有必要再上中学吗?我又看了看这本练习册的编辑体系:写人类文章专项训练(13篇)、叙事类文章专项训练(10篇)、写景状物类文章专项训练(10篇)、说明议论类文章专项训练(10篇)、童话寓言类专项训练(10篇)。不得不说,这比一般初中的课外阅读教辅书对阅读的分类还要细。“专项训练”这四个字真是触目惊心。二年级的孩子居然要一类文一类文地“专项训练”,其“训练”的细致竟然丝毫不亚于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孩子暑假就有这样的作业,开学三年级就会有比这更“精致”、更“高级”的课外阅读训练教辅书。小学二年级就这样“专项训练”,他们还有必要再上中学吗?首先,这是典型的“超前教学”。如果一定要让二年级的孩子做课外阅读题的话,那么题目的设置应该像课本的课后思考题一样,问的内容、方式要符合小学二年级的年龄特征,要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显然这本课外练习册的题目是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的。描写的分类和作用、文章情节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都是课程标准对初一学生的要求。布置这样的作业,实在是太超前了,足足超前了近5年。至于超前教学的危害,已是社会的共识,我就不再赘述了。我只想提醒布置作业的老师和人们别忘了那个古老的寓言:拔苗助长。被强行拔起来的苗一定会枯萎而死。再则,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表达(口头和书面)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到了中学,应试教育是躲不过的,但小学阶段无须如此重视应试。应试的“利爪”实在不应该伸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试教育把我们中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都变成了“刷题教育”。但我实在没有想到,“刷题教育”竟然从二年级的暑假开始,从二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我长期从事初中的语文教学。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比较特殊。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其它学科基本都可以通过刷题刷出好成绩,但语文不行。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读、写、背的数量和质量。唯有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大量背诵,使读写背日常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语文素养。等语文素养真正提高了,临近中高考,适当刷题,一般就会取得好成绩。刷题对于语文的中高考意义有限。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和大量背诵,仅仅刷题,那么,学生即使刷1万道题,第1万零1道题仍然不会做。因此,初一、初二让学生大量读书、大量写作、大量背诵,基本不“刷题”;初三才开启刷题模式,但同时保持读写习惯。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其实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高一、高二让学生大量读书、大量写作、大量背诵,基本不“刷题”;高三开启刷题模式的同时保持读写习惯。近年来,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小学阶段都不应该刷题。在海量阅读中培养孩子对语文的热爱才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心。到了初三、高三语文才需要刷题模式最后,我要说,这样的课外阅读理解题会毁掉语文的美。我粗粗地看了一下书中的文章,其实文章都不错,有些还有点趣味。如果没有文章后面大煞风景的所谓“题目”,这本书孩子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你觉得开花是个怎样的人”这些题目把还算不错的文章变得面目狰狞,毫无趣味,难以沟通。我从事语文教学17年,发现绝大多数阅读理解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毁掉所阅读文章的美。到了初三、高三,为中高考计,我们不得不让孩子刷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但是离中考还有7年,高考还有10年的二年级学生实在不该刷这些毁掉文章之美的阅读理解题。跟同事交流后,我说,我要让孩子不做这样的暑假作业。我不能让孩子的语文“枯萎而死”。同事们大都深表同情,一位资深老教师说道:“还是要让你的孩子去做。大家能做,你孩子就能做。如果你另搞一套,特立独行,你的孩子在班上就成了异类。孩子还小,是承受不了这样的心理压力的。”同事说的不无道理,如果孩子不做这个作业,老师一定知道是我不让她做的。孩子在班上成为异类,真地是大概率事件,孩子应该承受不了这样的心理压力。但是,我又不想让应试教育的“利爪”伤害了仅仅二年级的儿子,伤害了女儿所热爱的语文。真是进退失据,不知道该怎么办啊!数了数,儿子的暑假正好54天,这本教辅资料的名字是“53天练课外阅读”,“利爪”几乎一天都不放过啊!还好老师没那么残忍,只让做10到15题。语文,这位绝代佳人不惧催人老的岁月,唯独惧怕超前教学和应试教育,它们会把绝代佳人变得面目狰狞,面黄肌瘦,丑陋不堪。听了老李的故事,我晒了晒刚刚布置的初一语文暑假作业:学年暑假语文作业暑假是大量读书、大量写作的黄金时光。为了让书香满溢你的生活,为了让你的暑假更精彩、更有质量,我布置一下作业:一、读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课标八上必读名著)。2.读完《水浒传》,为未来细读做准备。3.读《读者》等杂志5本二、写1.摘抄字,随笔字。2.假设《水浒传》所表现的时代有新闻媒体,可以办报刊。请你选择小说你最有兴趣的部分精读,而后做一份手抄报。报刊题目自拟,内容建议为(1)新闻报道,如报道“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新闻。(2)新闻评价,如评价“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新闻。(3)采访焦点人物,如采访逃跑中的鲁达,采访郑屠的加人,采访郑屠的邻居。(4)预测未来形势,如鲁达会逃亡何处。(5)人物的全面评价,如你对《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全面评价,还可以将古今名家,如古人金圣叹、今人鲍鲲山(曾在百家讲坛讲《水浒》)等对鲁智深的评价有选择性地抄在手抄报上。手抄报要求A3纸,两面都要写满。可一人单独完成手抄报,也可小组合作完成,但人数最多3人。备注:我将往届学生做的《三国演义》手抄报放在语文群中,供大家参考。三、将小学学过的古诗80首中已经遗忘的背会。四、观看年央视版《水浒传》,最好一天一集,不能追剧式地一天好几集。最好能父母和孩子一起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