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摘抄。
1.神出鬼没: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原指用兵灵活机动。今多比喻行动变化迅速,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2.天下独步: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3.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4.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5.时乖命蹇:指时运不顺,命运不佳。
6.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7.尽忠竭力:竭尽忠诚,使出全力。指真心诚意地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8.魂飞魄丧:比喻非常恐惧害怕。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话说当时汤隆对众头领说道:“小可是祖代打造军器为生。先父因此艺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这连环甲马取胜。欲破阵时,须用钩镰枪可破。汤隆祖传已有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他在东京,见做金枪班教师。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他家祖传习学,不教外人。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端的使动神出鬼没。”(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徐宁钩镰枪法了得,无人能敌。
2.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姑时,多曾见来,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徐宁对这副金甲的珍视。
3.时迁随即应道:“只怕无有此一物在彼。若端的有时,好歹定要取了来。”(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时迁偷盗本领高超。
4.这时迁见班里静悄悄地,却从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扒将过去,看里面时,却是个小小院子。时迁伏在厨房外张时,见厨房下灯明,两个丫环兀自收拾未了。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博风板边,伏做一块儿。(P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时迁身手敏捷。
5.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P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时迁偷盗本领娴熟。
6.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嬛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P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时迁身手敏捷、反应迅速、偷盗手法娴熟,。
当当网包邮水浒传上下两册九年级上淘宝月销量¥56.85购买7.汤隆道:“你只依我从这条路走,但过路上酒店、饭店、客店,门上若见有白粉圈儿,你便可就在那店里买酒买肉吃。客店之中,就便安歇。特地把这皮匣子放在他眼睛头。离此间一程外等我。”(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汤隆非常聪明,让时迁在城里安歇,好带徐宁去追赶。
8.徐宁妻子并两个丫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投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P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徐宁妻子并两个丫嬛比作热鏊子上蚂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徐宁妻子她们的惊慌、焦急。
9.徐宁听罢,只叫那连声的苦,从丹田底下直滚出口角来。娘子道:“这贼正不知几时闪在屋里?”徐宁道:“别的都不打紧,这副雁翎甲乃是祖宗留传四代之宝,不曾有失。花儿王太尉曾还我三万贯钱,我不曾舍得卖与他,恐怕久后军前阵后要用。生怕有些差池,因此拴在梁上。多少人要看我的,只推没了。今次声张起来,枉惹他人耻笑。今却失去,如之奈何?”(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徐宁对这副金甲的珍视,金甲丢失后非常焦急和痛苦。
10.徐宁听了,急急换了麻鞋,带了腰刀,提条朴刀,便和汤隆两个出了东郭门,拽开脚步,迤逦赶来。(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徐宁的着急。
11.时迁道:“住,住,不要叫!是我盗了你这副甲来,你如今却是要怎地?”(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时迁的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12.时迁吃逼不过,三回五次推托,只得胡乱说道:“他是有名的郭大官人。”徐宁却问李荣道:“你那泰安州曾有个郭大官人么?”李荣答道:“我那本州郭大官人,是个上户财主,专好结识官宦来往,门下养着多少闲人。”(P页)
赏析:李荣帮时迁圆谎,预示着他们是一伙的,只是为了骗徐宁去梁山泊。
13.徐宁开眼见了众人,吃了一惊,便问汤隆道:“兄弟,你如何赚我来到这里?”(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徐宁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梁山泊非常吃惊。
14.汤隆道:“我又教哥哥再知一件事来:在半路上撞见一伙客人,我把哥哥的雁翎甲穿了,搽画了脸,说哥哥名姓,劫了那伙客人的财物。这早晚,东京已自遍行文书捉拿哥哥。”(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汤隆为了让徐宁甘心在梁山泊卖力,故意冒用徐宁的名义来打劫,让徐宁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