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的开篇词

名著的开篇词向来恢弘,博大。而《水浒传》的开篇词也不例外。

原文: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对于《水浒传》的写作缘由,金圣叹曾说:“施耐庵本无一肚皮宿怨要发挥出来,只是饱暖无事,又值心闲,不免伸纸弄笔,寻个题目,写出自家许多锦心绣口”!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以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擎天立地的人物形象,以及史诗般的笔触征服了中国读者。翻译成外国文字,顿为各国人民所喜爱,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水浒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分量极大。

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任何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去鉴赏,评判她!

《水浒传》的开篇词苍凉辽远,犹如冬夜滚雷,震耳发聩,引人警醒。其江湖味浓厚十足,令人血液膨胀,既不失《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大气,也蕴含了《红梦楼》卷首诗的辛酸,就连《西游记》起首诗作引子的功能也达到了。

心译:你看那书林深处,隐居着多少俊逸儒流呀,他们不肖于那世间虚名薄利,更把那古今战事当作笑谈,在那里吟诗作赋,书写着超凡脱俗的辞章。在他们眼里,前王后帝,真真假假,中原逐鹿,与春秋战国之诸侯争霸有什么两样!国家就像脆柳一样脆弱,人处其间与漂泊无定虚舟何异!人世间自然成名多多,图名多多,更有那逃名多多。沧海桑田,只瞬间就不知新月落在长河的哪边。不要看到缘木求鱼者感到惊讶,也不要笑话人穷猿择木,更不要像伤弓之鸟见了弯曲的树木也远避。统统放下吧——包括你手中的酒杯,来听取我“新声曲度”!

是的:在苍茫浩瀚的书海史林深处,在那缥缈的暮云烟霞之间,常常有这样一群超迈世外的高人名士隐逸着:他们藐富贵如浮云,不为虚妄的名缰利锁羁縻心志,不令自己徒增愁思烦绪;他们娴熟琴棋书画,格致高古,用满腹锦绣、字字珠玑的才情裁剪下诗意的冰雪,投入纸香墨飞的暖壶之中瀹茶煮酒;他们也颇知晓世道盛衰治乱的数理,却只凭借着传观青史卷册、手把锋利的吴钩拍遍栏杆,谈笑已被苍老的岁月尘封进蜘网蛛丝的壮烈豪情。

天下风云变色,人心腾沸,群枭蜂起!一如春秋战国时代五霸七雄扰乱纷争、诸侯逐鹿的局面。

千百年来的尘埃,就好似天空中那弯初生的新月,看上去正一片光影朦胧,却在刹那之间,已经落在了万里长江的另一处彼岸——江湖汪洋转瞬即逝,演变成了青翠欲滴的桑田和芳草萋萋的古路。

这譬如弹指一挥或电念一闪,有若白云苍狗般无常的嬗变里,我们也许会惊讶其中竟然充斥着那么多形形色色的面孔:

也有陷入四面楚歌而日暮道穷者,为急于找到一条出路摆脱眼前困境,准备效仿李弘度曾说过的,那只被猎人追赶得慌不择路的猿猴,只求奔入林内藏身就万事俱足矣,又哪里会去计较自己借以栖息的地方是一株怎么样的树木呢?

又有那惩前毖后、感世伤身者,如同那曾经遭受箭创的惊弓飞鸟,因风雨如晦的经历而风声鹤唳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终日介战战兢兢妄自菲薄如履一纸薄冰,诚惶诚恐忐忑不安如临万仞深渊……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作者: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山东菏泽。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