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女人们要么歹毒,要么粗鲁,要么残忍,要么便是歌姬,如金翠莲,被提辖鲁达救助卖曲儿的那位;被宋江杀掉的阎婆惜;毒死亲夫的潘金莲;为潘金莲牵线的王婆;被分尸的潘巧云;卢员外的贾氏;县太爷的小三白秀英;倾国倾城的李师师。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如“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刚烈不让须眉的琼英。也有堪为楷模的,如王老夫人,东京教头王进的娘亲;林冲家张娘子。不管是楷模,还是英雄,抑或是偷汉子的婆姨,她们最终都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这难道不是对北宋社会现实有力的控诉吗?
宋江和阎婆惜《水浒传》是一部成年人的小说,有一部分来自市井小说《金瓶梅》,从上面被小说描述的15位女性的遭际来看,她们多是被官员或富豪、恶霸所欺压,这就是宋朝市井社会的现实。当然,也有不堪寂寞,追求所谓爱情的,最终落得个人头落地。不能说宋朝很糟糕,因为宋朝有李清照、苏小妹等才女,李清照再婚后,不堪虐待,还主动离了婚。反观,水波梁山的三对夫妻反而是结识于清贫,反能不离不弃。这说明,一方面是社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是自己选择的问题。
王英和扈三娘《水浒传》不同于传统的农民起义,他们是替天行道,个人在遭际不平后的奋力反击。这位头领,可以说大多还算是社会精英,在申报无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聚义起事,可以说是对宋朝社会不满的强烈表达。
李师师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女人只有遵守妇道,才会被尊重;她们的人权是没有法律保障,这是宋朝的悲哀。男人可以看不起、轻视、欺负女人,可最终宋江还是通过李师师的牵线搭桥,才能把民意上达天听。宋朝,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社会,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社会,也是一个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的社会。最终,宋朝还是毁在了腐败的官员手中。而他们何曾正眼看过《水浒传》中的这些女人们,这也许就是那个扭曲的社会和扭曲的人格产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