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不屑于写好汉如何花银子,用钱虽多,一带而过。但是,只要细究,蛛丝马迹中,可见真性情。
提辖鲁达,粗人一个,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武艺过人,脾气既急且躁,使银子却颇有讲究。
鲁达在经略府做提辖时,在茶坊和史进吃完茶,出门前还不忘回头嘱咐茶博士:茶钱洒家自还你。
茶坊是小本经营,见到鲁提辖,未免有些气短。鲁提辖却自行把茶钱说在了前面,丝毫没有占便宜的意思。
鲁提辖和史进、李忠一起喝酒,恰逢落难的金老儿、金翠莲父女,当即要借钱解救他们。身上不曾多带银两,鲁提辖向同桌两人借钱:“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虽然借得急,但还的日期也说得近,对钱财来往是爽利手法。
史进给了十两银子。李忠摸出二两,鲁提辖嫌弃,丢还给他。不拖累人,也不绑架人,他要一人做事一人当。
后来,鲁提辖因金家父女而杀人,出家做了和尚,成了鲁智深。又在五台山寺庙惹了事,另投东京大相国寺。中间路上许多波折,又遇见李忠。
鲁智深要走,李忠和周通要面子,便许诺明日下山所得尽与其作路费。山寨有财有物,这两人却舍不得,只管打劫凑路费。鲁智深觉得损人利己,不领这个情。他只等两人下山,便打翻小喽啰,踏扁酒桌上的金银酒器充盘缠上路。对方越是悭吝,他越是不依不饶,让你破财。
再见史进,便又是不同。两人在瓦罐寺外同吃同喝,有钱同使。杀了贼人,得了金银,分手时,不论多少,也就粗粗一分。这是鲁智深对大方人的态度。
鲁智深也吃过霸王餐。在五台山做和尚时,他强吃别人一桶酒,却道:明日来寺里讨钱。强吃是强吃,钱还是要给的。
有时候,鲁智深便是饿极也不吃。鲁智深赶路肚饥,在瓦罐寺发现一锅小米粥,他把老和尚们推倒只顾吃。老和尚伤心哭诉,他们被人欺负,三天没吃饭,只化缘讨来这么一锅小米粥。鲁智深才吃五七口,便又撇了不吃。鲁智深虽是绿林汉,却深知弱者艰难。在大相国寺的菜园子里,鲁智深收服了一拨泼皮,不经意断了他们的财路。泼皮们却十分佩服鲁智深,天天买酒、牵猪伺候。鲁智深寻思,每日吃他们酒食多矣,也安排些还席。鲁智深对泼皮也能礼尚往来。
对鲁智深而言,钱就是和朋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一个流通物。只要他有,对需要的穷苦人,他可以随手几十上百两地给;若是贪财之人,他不仅分文不给,急了还会抢对方一个精光。鲁智深对钱财的态度,折射出他的侠义情怀和善良正直的禀性。
鲁智深剃度出家时,长老力排众议,说他: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好个“汝等皆不及他”!至少在使钱上,有几人能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