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摘抄。
1.嫉贤妒能:妒忌品德好、能力强的人。
2.将计就计:利用对方使用的计策,反过来用于对方,使对方中计。
3.同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的或为取得一致的效果而统一思想、共同努力。
4.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5.望风而来:指在很远处这里的气势很盛,都来聚集。
6.死无葬身之地:死后无处埋葬。形容结局极度悲惨。
7.杀鸡焉用牛刀:喻不必大材小用或小题大做。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只见班部中兀颜都统军出来启奏郎主道:“宋江这一伙草贼,招安他做甚!放着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有的是强兵猛将,怕不赢他!若是这伙蛮子不退呵,奴婢亲自引兵去剿杀这厮。”(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兀颜都统军对郎主招安宋江他们的反对和不满。
2.原来这兀颜光都统军,正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八尺有余身材,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力敌万人。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P页)
赏析:介绍了兀颜光都统军的情况,突出了他的威风凛凛、武艺高强,不可小觑。
3.吴用道:“若是如此时,正可将计就计,受了他招安。将此蓟州与卢先锋管了,却取他霸州。若更得了他霸州,不愁他辽国不破。即今取了他檀州,先去辽国一只左手。此事容易。只是放些先难后易,令他不疑。”(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吴用的足智多谋,善于用计。
4.吴用答道:“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功成,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吴用对宋朝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碍于宋江的忠义之心,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招安。
5.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宋江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6.四围嶻嵲,八面玲珑。重重晓色映晴霞,沥沥琴声飞瀑布。溪涧中漱玉飞琼,石壁上堆蓝叠翠。白云洞口,紫藤高挂绿萝垂;碧玉峰前,丹桂悬崖青蔓袅。引子苍猿献果,呼群麋鹿衔花。千峰竞秀,夜深白鹤听仙径;万壑争流,风暖幽禽相对语。地僻红尘飞不到,山深车马几曾来。(P页)
赏析:环境描写,写出了呼鱼鼻山景色秀丽、风景优美,令人心驰神往。
7.罗真人乃曰:“贫道僻居野叟,寄形宇内,纵使受此金珠,亦无用处。随身自有布袍遮体,绫锦彩段亦不曾穿。将军统数万之师,军前赏赐,日费何止千万。所赐之物,乞请纳回,贫道决无用处。盘中果木,小道可留。”(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罗真人的安贫乐道,视金钱如草芥。
8.罗真人道:“将军一点忠义之心,与天地均同,神明必相护佑。他日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决无疑虑。只是将军一生命薄,不得全美。”(P页)
赏析:语言描写,通过罗真人的叙述,预示着宋江后面的结局不太好。
9.罗真人笑道:“大限到来,岂容汝等留恋乎!”(P页)
赏析:语言描写,预示着宋江众人即将面临着生离死别的情形。
10.侍郎乃言:“俺大辽国主好生慕公之德。若蒙将军慨然归顺,肯助大辽,必当建节封侯。此乃小事耳。全望早成大义,免俺辽主悬望之心。”(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大辽国主对宋江他们非常赏识,特别希望宋江他们能归顺辽国。
11.欧阳侍郎听了宋江这一席言语,心中大喜,便回道:“俺这里紧靠霸州,有两个隘口,一个唤做益津关,两边都是险峻高山,中间只一条驿路;一个是文安县,两面都是恶山。过的关口,便是县治。这两座去处,是霸州两扇大门。将军若是如此,可往霸州躲避。本州是俺辽国国舅康里定安守把,将军可就那里与国舅同住,却看这里如何。”(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欧阳侍郎听到宋江要归顺辽国,非常高兴,却不知道这正中了宋江他们的计。
12.武行者掣出双戒刀,就便杀人,正如砍瓜切菜一般。(P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辽兵无法抵挡。
13.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P页)
赏析:神态描写,写出了定安国舅的震惊、气愤和慌乱。
14.大辽郎主听了大怒,喝骂欧阳侍郎:“都是你这奴婢佞臣,往来搬斗,折了俺霸州紧要的城池,教俺燕京如何保守!快与我拿去斩了!”(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大辽郎主对欧阳侍郎极其气恼和不满。
15.说言未绝,班部中却转出贺统军前来奏道:“郎主不用忧心,奴婢自有个见识。常言道:杀鸡焉用牛刀。那里消得正统军自去。只贺某聊施小计,教这一伙蛮子死无葬身之地。”(P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贺统军已经想到了打败宋军的计策,而且非常自信能成功,预示着宋军即将有危险。
精品原创禁止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