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最讲究的大概就是兄弟义气,像今天无论规模大小都喜讲究企业文化的各类公司一样,兄弟义气就是梁山文化的精髓。但是义气这东西,挂在嘴边容易:“我是什么人不用我说,事儿上见”;“兄弟有事你说话”……真到你有事了,说话却未必好使。即使是最讲究兄弟义气的梁山好汉,真正能为朋友付出的也并不多,我今天说的就是其中一位。他出身富户,相貌堂堂、器宇不凡,书中描述“身长八尺四五,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真的是武圣关公的形象。他叫朱仝,绰号“美髯公”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在郓城县任马军都头,相当于现在县刑警队大队长,专业对口,工作体面,人生本来可以相当圆满。却因为他交了几个朋友,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美髯公朱仝第一个朋友叫做晁盖,郓城县东溪村报正,人称托塔天王。天王聚集一帮好手,设计劫取了梁中书进献给蔡太师的不义之财生辰纲。朝廷震怒,要求严查,天王很快事发。美髯公是负责抓捕的主要力量。但是美髯公因为与晁天王旧日相识,为了兄弟义气,有意放走了晁盖一行。晁天王才有了称雄梁山泊的机会。朱仝的第二个朋友叫宋江。郓城县押司,为人精巧,八面玲珑,人称“及时雨”。同朝为官,朱仝与其交情不浅。但是宋押司因为错手杀死自己的小妾阎婆惜,被判刺配。朱仝又是抓捕主力,但是义气深重的朱都头屡次徇私,故意放走宋江。才有了后天替天行道的宋公明。第三个朋友叫做雷横,与朱都头一样是郓城县都头,掌管步军。雷都头有个毛病,贪财好赌,没事还爱听个小曲。结果一次听曲没带钱,被人嘲讽,自尊心受挫的雷都头,盛怒之下打死了唱女。不巧的是唱女是郓城县县令的姘头,雷都头被判充军。美髯公再一次为了兄弟私交,放走了雷横。此人最后成了梁山的步军头领之一。朱仝私放雷横朱仝的这三次义释,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但在当时确实真正的义气深重。如果不是朱仝,梁山的两代领导人,连村口都出不了就被灭了。朱仝却为自己的仗义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都头被革职,脊杖二十,刺配沧州牢城。但是朱仝又是一位情商在线的人,都头在沧州时,很快被知府发现,提拔为亲信,甚至将自己的孩子都交给朱仝照看,四岁的小衙内也很喜欢这位性情爽朗的大胡子叔叔。这样下去,都头虽说受了不少磨难,最后应该还是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但是都头的这帮兄弟是这么对他的?拉拢他去做贼!其实朱都头无论怎样对兄弟义气,自己都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底线:绝不落草为寇!这帮兄弟先是来劝:水浒传原文朱仝明说了自己清白人,以后可以重头再来,不愿做贼。按说话到这份上,人各有志不需要强求了,真想报恩,多给点钱也行。但是朱都头的这几位朋友却是执意认为兄弟一起下水才是报恩。劝说不了就用套路,于是宋江授意,吴用出招,李逵动手,砍死了年仅4岁的小衙内。看着小孩子残缺的尸首,一向理智的朱都头出离了愤怒,要与李逵拼个你死我活。这帮够意思的兄弟又一起推诿说辞,互相圆场。无奈的朱都头只能万分不甘的上了梁山。宋江与与吴用朱都头后来在梁山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为梁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都头心里对山上这几位虚伪恶毒,假仁假义,手段残忍的朋友应该是非常痛恨的,书上没怎么描述,都头除了三次要与杀小衙内的元凶李逵以命相搏,只埋怨过一句“是则是你们兄弟好情义,只是忒毒些”李逵可能是不甘与这些人一起覆灭,有心保全自己。朱都头随大军征方腊回朝后,受封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为国尽忠,官至太平军节度使。美髯公一生于兄弟仗义相助,于国家尽忠杀敌,可谓忠义两全。唯一的失误大概就是结识了宋江、吴用这类损友。果然结交朋友要看清楚对方是什么人,心术不正交不得。不过善恶有报,出来混迟早都要还。宋江吴用李逵皆不得善果,美髯公却终成一代名将,节度一方。朱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