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评论:宋清
《水浒传》描述了宋江带领好汉造反招安后被迫害至死的悲惨故事。在其中,我们往往对中途离开的公孙胜、功成身退的燕青以及异域开国称王的李俊津津乐道,颇为赞赏。但却忽视了一个为人平凡、结局臻于圆满的人物——铁扇子宋清。
铁扇子宋清从世俗的意义上讲,宋清才是位好汉当中,最大的人生赢家。宋江死后,宋清不愿承袭宋江名爵,皇帝因此特赏钱赐田,准许有子嗣之后,朝廷录用。其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除此之外,皇帝还在梁山泊盖起庙宇,妆塑将神像,好让他们接受百姓的香火和膜拜。
因此,宋清在事实上不仅躲过了几大奸臣的嫉恨和迫害,还毫不费力地实现了宋江“封妻荫子、名垂青史”的人生目标。这对于身无长技、相貌平平的宋清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相信武艺高强、战功显赫,却又在大功告成之际病死的林冲、杨志,定会仰身长叹:“苍天无眼,待我何其薄”!
豹子头林冲江州一役后,宋江正式入伙,并提出名次排位的凭借依据。即旧头领居左、新头领居右,待日后出力多寡,再另时定夺。显然,以出力、贡献来论座次排位,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激励、分配机制,对盘活梁山的战力极为重要。
不过提出规则的是宋江,打破规则的也是宋江。其胞弟宋清,自上山后,每每躲在安全的大后方,专掌排设筵宴,不必接受刀剑的洗礼,不用亲历征战的劳苦。没有斩将夺旗的战功,却能坐享其成,名列七十二地煞星中的第四十位。
宋江举贤不避亲固然值得称道,但不可忽略的首要前提是:这个宋清百无一能,文不能献策,武不可征战,其何德何能,可以坦然地在人才济济的梁山上,占据一把靠前的交椅?答案显而易见:我哥是宋江。宋清百无一能,文不能献策,武不可征战,其何德何能,可以坦然地在人才济济的梁山上,占据一把靠前的交椅?答案显而易见:我哥是宋江。
当然,举贤不避亲不是江湖中人的专利,庙堂之上,也同样如此。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任高唐州知府,慕容贵妃的亲人慕容知府主政青州,蔡太师的门人贺太守任华州长官,不一而足。
可见,在水浒的江湖中,要想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身怀绝技、智勇兼备尚在其次,名声显著、众人拥戴也并非必不可少。关键的是,得有一个好哥哥、一个好亲人。
宋徽宗话说回来。李逵、鲁智深等人,可以非常明确地反对卢俊义当梁山寨主,可以言辞激励地反对被朝廷招安,为何却对寸功不立、占据一把交椅的宋清,不置一词缄口莫言呢?
稍微一想,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位在宋清之上者,宋清的名次不足以威胁到自己的功劳战绩;而位在宋清之下者,犯不着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挑战当权者。本来,大家避罪梁山,能被宋江容纳、能在山寨里坐上一把交椅、占据一席之地已是万幸,谁还在乎交椅的先后位置呢?更何况,当权者宋江,还要带领大家去实现“封妻荫子、名垂青史”的梦想。
因此,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会对宋清的位次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