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是士兵一个人比较窝囊,那也就罢了,对整个局势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一个队伍的将领很窝囊的话,那么影响可就大了去了,会导致整个队伍都离散了。
在我们都十分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就讲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些梁山好汉的将领,正是那个窝囊的带头人。梁山上这位好汉,其实是“朝廷内奸”,而且施耐庵在取名时就已经暗示了,我们来一探究竟。
01内奸究竟是谁?
首先我们回顾梁山群体是何时开始变化的,就已经能够知道其中的关窍了。在一开始,梁山好汉虽然是旁人眼中的乌合之众,但是看过《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这些人其实是逼不得已,没有了生存之地,被迫来到了梁山上的。
他们要么就是犯下了不可原谅的大错,要么就是和朝廷官员之间结下了难解的梁子。总之,这些人在当地生活下去的话就会招来灭顶之灾。于是,他们为了自保就选择上梁山了。
在加入梁山这群体之后,他们也并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还是这些人的根本目标。在乱世之中,能够坚守住这样的初心为天下的黎民苍生做一份贡献,其实非常难得的。
虽然他们劫富济贫只能帮助一部分弱势群体,但是这已经比那些一味地压榨鱼肉百姓的朝廷官员要好上许多了。
而这一局面,在宋江当上了梁山好汉的领头人之后,就已经悄悄地发生转变了。虽然宋江在当大哥之前也经历了一番推诿,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就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对于当领头人这件事,宋江并不是真正从心底里排斥的,而且他上位之后,就制定了一系列表面看起来是有利于梁山发展的规章制度。
宋江将梁山各位好汉安排到他认为合适的位置上,美名其曰是各司其职,要把个人的功用发挥到最大化。但是如此一来梁山好汉这一群体的运转又和朝廷内部的有何两样呢?最为重要的是宋江掌管大权的时候,已经完全将劫富济贫的初心抛到九霄云外了,他认为这是不正当的事情。
此外,宋江还做了什么呢?那就是他把杨雄、石秀等人保了下来,并且委以重用。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宋江中的这些人都和他一样,曾经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要的官职。这其实就为他后来的招安买下了伏笔。
02宋江是内奸的暗示
说到这里想必许多人都已经发现了,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的内奸,正是这些梁山好汉的带头人宋江。或许有人还不敢相信,但是其实这一事实作者早就在取名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
宋江谐音就是宋将,将领之意。也就是说,宋江本质上和朝廷是一体的,他们的想法是相通的。换句话说,宋江就是为朝廷做事的。那么这样一来梁山好汉,又怎么能够真的起义成功呢?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最终被招安。
那么宋江的计划要如何实施呢?首先就是他在前面上位之后制定的种种规章制度,从内部就消解了这些人的斗志。
而宋江重用的关胜、呼延灼之辈,他早早的就给别人打了保票,表示只要跟着自己好好干,那么有朝一日,一定能够在朝廷中出人头地,被授予重用。
此外,还有一些梁山好汉,例如林冲、卢俊义等人,他们本身就是小富即安没有太大的追求的。甚至在《水浒传》中记载,对于林冲来说,只要每天能够喝酒吃肉,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所以对他们来说,招安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因为他们能够在朝廷中谋得一个小官,从而生活也更加有了保障。
总而言之,对于梁山大部分好汉来说,对于招安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异议,哪怕只有一两个表示反对的人,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招安的局面也无法避免了。就像武松。他这个人行事果敢,对于招安其实并不那么赞同,但是他最终也离开了梁山这一群体。
03宋江为什么要当“内奸”?
关于宋江当了内奸这件事其实也是有有迹可循的。首先他在加入梁山好汉这一组织之前,就并不是完全情愿的,因为面对罩盖等人的邀请,宋江已经拒绝了好几次了。
哪怕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他都不愿意到梁山令谋生路,所以我们能够看出他对梁山这一群体是有意见的,并不是打心底里认同的。这点在他上位之后就抛弃了劫富济贫的初心我们就能够看出来。
而宋江本身他就与朝廷有所瓜葛。对他来说,一方面自己舍弃不掉荣华富贵的生活,如果有机会能够做官,再次服务于朝廷,那么宋江肯定是别无二话、欣然同意的。另一方面,宋江本身其实也是想着报效祖国的,他在封建社会下受到了这样的思想熏陶,能够做出这种选择也是情理之中。
古代的士大夫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的。一个是在朝堂之上报效祖国,而另一个则是落草为寇、逼上梁山,对宋江来说,选择前者无可厚非。
04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宋江就是梁山好汉中的朝廷内奸。当我们想明白了这件事,再回头去看宋江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更好理解了,也能够发现更为新鲜的意味。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梁山好汉们在选择宋江成为带头人的那一刻,他们起义失败的结局其实也已经注定了。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故意为之,是因为这一百单八将,都是天上下凡来的神仙,他们最终为朝廷所用也是作者的暗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