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英雄的定义向来没有固定的标准,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然而,熟悉原著的读者会发现,其中一些人的表现确实难以配得上“英雄好汉”这个称号。
梁山众人真实面貌
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然而,有些人的行为与真正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例如,宋江虽然被赞誉为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好汉,但他的外貌和家世都不如燕青、花荣。他在武功和智谋方面也不及林冲、武松等人。然而,他却成为梁山泊的头领,号称天魁星,这绝非寻常之举。
宋江之所以能够占据梁山泊的领导地位,与他投机取巧、两面三刀的策略有很大关系。一开始,他坐上了第二把交椅,而每次晁盖下山讨伐时,宋江总会找借口让晁盖留在山上,自己领兵出征,这样功劳都归于他。
最终,他如愿成为了梁山泊的领袖。然而,他内心仍然渴望在朝廷中获得功名,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不择手段,甚至对忠心耿耿的李逵下手,只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这种行为实在令人痛心,与真正的英雄背道而驰。
另一位不可忽视的角色是吴用,他被描绘成一个出谋划策、精于算计的军师,但他曾是晁盖的兄弟,与晁盖一起上山,一起劫取生辰纲并火并王伦。
初期,他曾伪造蔡京的信函企图陷害宋江,然后却转而支持宋江。
在攻打大名府时,他选择火攻,不顾城内百姓的安危,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此后,他又设计诬陷卢俊义,导致后者家破人亡。
吴用的种种行为,充满了见风使舵和自私自利的特点,与英雄的形象相去甚远。
还有一些梁山泊的成员,如李逵、孙二娘和董平,以其滥杀无辜和恶行累累而闻名。他们的行为远不符合英雄的标准。梁山泊中的成员多种多样,有些虽然拥有出众的武功,但他们的道德品质却令人担忧,让人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好汉在《水浒传》中,有几位令人敬仰的英雄好汉,其中两位尤为杰出。
第一位好汉-鲁智深他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胸襟。虽然外貌平凡,但他有着坚定的仗义之心和潇洒风采。他曾在酒楼上拯救了一名陌生的歌女,并为了保护她,先将她的父女送出城外,再回来击败了地头蛇。尽管他的行动导致地头蛇的死亡,他也因此被迫出家为僧。
在瓦罐寺,他为了一群受欺凌的和尚挺身而出,但最终差点被两个流氓打死,幸好史进及时赶到救了他。深感感激之下,他决心为了拯救史进而刺杀贺太守。他也为了兄弟林冲的结拜大事,勉强放下身段成为强盗。
然而,他在三山聚义后坚决反对招安,因为他看透了朝廷和人性的种种弊病。
最终,他为擒获方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选择了出家,放下世俗的成就和财富,因为在他看来,已经没有牵挂的东西了。鲁智深的一生坦荡坦荡,清清楚楚,他是《水浒传》中的一位完美人物。
第二位好汉-晁盖虽然他并不在梁山将之列,但他堪称真正的好汉。晁盖以仗义疏财而闻名,无论何时,他总是乐意伸出援手。他的待客之道令人铭记,无论客人需要在庄上借宿多久,他都毫不吝啬。
当初他并没有必要冒险劫取生辰纲,但他为了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毅然前去。上山后,他救出了曾经出卖他们的白胜,还让他在梁山上担任领导职务,展现了宽容和重义之心。
在江州劫法场时,李逵放任官兵不管,独自前去伤害手无寸铁的百姓。晁盖不忍视而不见,大声呼喝官兵只顾攻击对方,不要伤害百姓。
尽管自身处于危险之中,晁盖仍然保持着对他人的关心,这种仁心令人钦佩。遗憾的是,晁盖缺乏政治智慧,最终不幸丧命,留下了不解之谜。然而,他的品德和仁爱让人永远铭记。
第三位好汉-史进尽管他是水浒传中的第一位出场角色,但史进却常常被忽略,多数版本的故事都未详尽叙述他的事迹。然而,正是史进最能够契合我心中热血少年的形象。
史进虽然聪明,但却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不愿追求传统职业,反而痴迷于武术。后来,他师从王进,学到了真正的武艺。掌握了绝世武功后,史进志向远大,首要任务是保卫家乡,清剿山贼。
身为富家子弟,史进性格豁达,不以金钱为重。当鲁智深向他借银子来救助金翠莲父女时,史进毫不犹豫地捐出十两银子,更无意索还。
在少华山,画匠王义的女儿玉娇枝被华州贺太守强行夺为妾,而王义则被流放至遥远的军州。史进听闻此事后,毅然救下了王义,并计划前往州城暗杀贺太守。
尽管计划未能成功,他反被捉入大狱,引来了官军对少华山的威胁,最终只能仰赖梁山好汉出动大军来解救。
虽然史进的行径偶尔显得有些不计后果,但无疑展现了典型的义气之举,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第四位好汉-朱仝朱仝以仗义疏财而声名鹊起,当宋江和晁盖遇到麻烦时,朱仝毫不犹豫地决定伸出援手,展现了无比的兄弟情义。
当雷横犯下杀人罪后,朱仝为了保护兄弟,宁愿将雷横释放,自己则前往自首。由于平时的善缘,知县最终将他流放到沧州。这个安置既不贫困也不偏远,反映了县官对朱仝的欣赏。
通常情况下,被流放的人都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可能会遭受老兵的欺凌、官员的责骂,甚至遭受鞭刑,但朱仝却在这陌生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他广泛结交朋友,慷慨解囊,不仅在这个陌生之地立足,还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就连知府的儿子也经常黏着这位大胡子,这显示出朱仝非凡的社交技巧。
江湖传说注重义气,而朱仝的舍己救友行为无疑赢得了江湖儿女的尊重。一些人甚至将他与关公、关云长相提并论。
半个英雄好汉-武松为什么说他是半个好汉呢?武松在回到清河县的路上,酒后杀死猛虎,却将赏金全部奉送给猎户。知县认为武松忠厚仁爱,于是任命他为都头。然后,悲剧发生了,潘金莲勾引武松未遂,转而投奔了西门庆。
武大郎被毒死后,为了为兄报仇,他先后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人后,武松自首,并被判流放孟州。
到这一步,武松仍然可以被视为真正的好汉,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降低了他的评价。
在流放途中,武松结识了孙二娘,并与菜园子的张青成了朋友。然而,由于一场酒后冲突,武松醉酒后袭击了蒋门神,导致他们结下梁子。
在蒋门神和张团练的陷害下,武松发起了血腥的报仇行动,导致了飞云浦的大混战。这次事件中,武松不仅杀死了蒋门神,还有张都监和张团练,三者都是罪有应得的。
然而,武松也杀害了十多名无辜的人,包括张团练家的丫头和仆人,他们都是受害者,都是被压迫的人。然而,武松却陷入了一种无法停止的杀戮之中,这些无力反抗的人只能成为他报仇的牺牲品。武松的所作所为使得他无法完全称为真正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