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题的常考题型实例与解析名著

中考名著阅读题的常考题型:实例与解析

(名著阅读题讲解之二)

以近些年的中考实题为例,我们来看看名著阅读题的常考题型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数,也好有的放矢,即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温习。

一、填空题

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题型,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写空白之处。

请看年上海市中考题中的填空题:

《水浒传》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人物是、、、。

这一题是考查对于名著重要人物的识记情况。《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将,不必去记住那么多的人名,但作为重要人物的名字还是要记住的,前四位人物就是相当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再看年湖北省黄冈市考的填空题:《水许传》中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等相识,却又因在题反诗而被判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

这一题是考查对于名著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的识记情况。这一题的答案是:李逵、浔阳楼。

关于宋江浔阳楼题写反诗的基本情况,同学们要了解一下。下面我把重点内容作一简介。

《水浒传》写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方缉拿,在关押期间,醉酒题诗浔阳楼,被看作是“反诗”,包括先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以及接着写的四句诗。词是《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词的意思是:我自幼年学习经史书籍,年岁大了也有一套权谋。我的处境像猛虎卧在荒丘里,把爪牙藏起来暂时忍受。很不幸面颊上被刺了字,更难堪的是发配在江州。他年若能报冤仇,要让浔阳江口到处流血。

在词的边上,宋江又题了一首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其意思是:心虽然在山东,可是身子却不由自己而来到吴地。人生正是这样,像蓬草到处漂流,实在令人慨叹。将来若能遂了我的凌云心愿,那时候就大有作为一番,也将笑话黄巢不够一个大丈夫。

所谓“反诗”,主要是因为写到了“黄巢”。而黄巢是唐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人物,但站在宋朝统治者立场来看,“黄巢”是盗贼。而宋江却在诗中表达了对黄巢的赞许,再加上词中的“血染浔阳江口”,因此,在蔡九等人看来,这就是想“谋反”的证据,诗自然就是“反诗”了。正是这所谓的“反诗”最终把宋江逼上了梁山。

宋江因为“反诗”而被押入大牢,然后,蔡九派人去报功领赏。此时,梁山好汉晁盖等人决定将计就计,设法救出宋江。先是制造假信,仿照蔡京的手迹给蔡九写信,由戴宗送给蔡九,结果,这封信被认出是造假,于是把宋江判为死罪。就在问斩的时候,梁山好汉及时赶到劫法场,从而救出了宋江和戴宗,宋江由此进入了梁山泊,加入了梁山好汉的队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在日后成为梁山的首领。

关于浔阳楼题反诗,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也考过,题目是这样的:

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诗中的“狴犴”读作bì’àn,是古代神兽,因牢狱的门上画有这种神兽的像,所以用“狴犴”来指“牢狱”。“赝书”就是梁山好汉制造的假信,结果被识破。这一题的答案就是: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

二、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是从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或要求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或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这一点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年,吉林省的中考题考到了选择题,题目为:

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