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浒传,宋江、卢俊义、林冲等都家喻户晓,但是说到入云龙公孙胜,那大家印象可能就没那么深刻了。电视剧里把公孙胜演绎成一个冒傻气的术士,刚出场就被看破了,这纯属为了过审,娱乐成分十足,其实不然。在小说水浒中,公孙胜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日行千里的世外高人,自幼得羅澄真人教习,会一身神通法术,这并非障眼法,而是实实在在的道法仙术!后面几次梁山战斗中,遇到会使法术的比如混世魔王樊瑞、妖人高廉,这种连卢俊义、林冲都束手无策的人物,最后都只能请公孙胜出战,且无一败绩,堪称平时不出手,出手敌军抖三抖的风云人物。那么这么一位隐藏BOSS级人物,为何第一个离开梁山呢?一、派系斗争江湖是个名利场,少不了勾心斗角。公孙胜早年是跟着晁盖的,两人先是谋划智取生辰纲,之后火并王伦,晁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而公孙胜则位列第三,地位相当高了。而晁盖死后,梁山军团经过征讨辽国、田虎、王庆等一系列战争磨合,宋江、卢俊义屡屡分兵作战,这两支集团军的成员越来越固定,基本形成了两条平行线。一派是以宋江,吴用为首的宋江团队,另一伙就是以财大气粗的卢俊义,朱武为首的卢俊义团队。这两个集团虽然看似表面很和睦,但是暗地里也是互相较劲,摩擦不断,这样的权利分配,削弱了公孙胜的作战指挥权。公孙胜本来就是得道之人,他从来就无意于参与权利的争夺,但是这样的军团划分,他自己这个四当家(后面位置变化了)的位置已经名存实亡,但他无能为力,所以决定离开,虽然这种选择有很多无奈的成分。二、革命理念差异公孙胜是一个极富革命理想的人,他劫生辰纲不是为了自己富贵,而是为了实现革命理想积累资金。他的格局不光比一同作案的刘唐、三阮等人高的多,就是晁盖也难以企及。公孙胜理想中的梁山既不像晁盖主导的那种强盗路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毫无长远目标;也不是像宋江主张的那样被招安,洗白身份挤进主流社会,他是想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干一番事业,强盗路线和投降主义路线都是为他所不齿的。作为一个有大智慧的高人,当他已经看穿一切并感到队伍的革命理想逐渐背离时,选择离开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三、对局势的失望梁山后期征讨方腊,可以说是后期这场农民起义的落幕开端,明眼人都知道是朝廷的阳谋,且当时方腊也派人来跟梁山和谈,希望两者互相牵制朝廷,共谋大事,但是被宋江拒绝了。此处就要再唠叨一下宋江了,小吏出身的宋江,并没有很大的抱负,一心想着给自己正名,给自己洗白,最后白白葬送了梁山好汉的性命。公孙胜看清了一切,他师傅罗真人当然也已看清了出征方腊的后果——两败俱伤,这不过是朝廷要灭了他们的套路而已,他不愿意让徒弟冒险,去做没有意义的牺牲,因此执意将其留在身边,所以洞悉局势的公孙胜,离开也是注定的事情。四、历史因素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蓟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被石敬瑭割让给了辽国,所以,公孙胜,杨雄等其实不是宋国人。在后来宋江率军征辽时,攻打蓟州城,让时迁在城里放火,也是公孙胜帮的忙。梁山发展后期,征讨方腊时,公孙胜一个外国人,他可能对宋朝的抢劫事业上心,至于宋朝的内部镇压事业,公孙胜自然是可去可不去的,再加上前面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此时急流勇退也无可厚非。最后,公孙胜的离队,对梁山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梁山在失去公孙胜的情况下一败再败,尤其是征讨方腊一战中更是损失惨重,梁山一百单八将惨死一大半多,从此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走向了落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