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头”林冲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知名度和人气都很高。但是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原著中的林冲在很多方面与普遍性认知中的有很大出入,其大相径庭之处至少有四处。
充满忧郁的中年帅哥
在影视作品中,饰演林冲的演员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年帅哥,在被高俅迫害,逼上梁山之后更是充满了忧郁气息。因此很多网友为他半生孤独鸣不平,甚至提出为何美貌的扈三娘不嫁给林冲之类的问题。
可以说为了林冲,好多朋友操碎了心。不过按照原著描写,林冲或许是帅哥,但绝对不是梁家辉、周野芒、胡东那些类型。其实从一开始,施耐庵就已经为林冲对应了形象——《三国演义》中的张翼德。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除了年纪,林冲和张飞的相貌一模一样。有朋友或许会说,张飞是黑脸,林冲可不是,这就是最大的差别。其实《三国演义》从头到尾都没写过张飞长得黑,黑脸张飞最早应该是出现在京剧中,而京剧中脸谱的颜色并不是指肤色,而是通过脸谱颜色反映出人物的性格。
不仅相貌一样,两人的兵器也同样都是丈八蛇矛,这与很多朋友印象中的可能也不相符。诚然林冲多次使过枪,但是上了战场他的兵器一直都是丈八蛇矛,至于平日里,除了枪,朴刀、棍棒他都用过。
“三打祝家庄”时,扈三娘追击落单的宋江,结果被“神兵天降”的林冲数合生擒,当时的赞诗明确提到“满山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而后来资历、功绩远不如林冲的关胜座次在林冲之上,并且位居五虎大将之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二人分别对应关羽和张飞,张飞不能位居关羽之上,故而使得林冲这位“三朝元老”被关胜后来居上。
或许很多“少女心”的朋友觉得林冲的形象就此毁掉了,其实大可不必失望,抛开对张飞的固有印象,“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实是不错的相貌,只不过帅的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一生无败的《水浒》第一高手
某种程度上讲,林冲几乎成了《水浒》高手的代名词,加上影视剧的渲染加工以及庞大粉丝群的助力,使得“豹子头”一度被捧上神坛,还衍生出“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之说。
林冲确实是高手,这点毋庸置疑,但如果说天下无敌未免言过其实。首先他“一生不败”之说就存在不小的争议,因为在征四寇时,林冲曾被琼英用飞石所伤。有人说飞石、弓箭这些武评时都不算做硬实力,不能因此说林冲不如琼英。这种说法有些玻璃心,同时还偷换了概念,因为我从来没说过林冲的武艺不如琼英,我们讨论的是胜败,而不是武艺高低,就结果而言,这一战确实是林冲败了。如果说败在飞石之下的都不算数,关胜、呼延灼、董平都是一生无败,那么被被粉丝吹捧出来的“一生无败”还有什么含金量可言呢?
也有人说,征四寇章节不是施耐庵写的,是后人添加的,不应该算在内。好吧,这样林冲确实不败了,但是观其战绩,凡是败给他的人物没有一个实力得到过检验。而面对比较出色的一流战将时,林冲全无优势可言,平杨志、平呼延灼、平王焕……也就是说林冲的战绩缺少说服力,比如史文恭胜秦明,关胜胜索超,类似的战绩林冲是没有的,这就是他和顶级上将之间的差距。
以往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总会有人从林冲的武艺特点一通深入分析,说林冲不下死手,很少拼命;要么就是林冲属于突然爆发型,经常大吼一声直接致对方于死地。看起来好像颇有道理,实际是完全是没根据的YY,说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都不为过。胜了就是突然爆发,武艺路数别具一格;胜不了就是手下留情不拼命……和这类人讨论问题纯属浪费时间。
总而言之,林冲是属于那种典型的看起来厉害,却缺少有力战绩支撑的人物,在五虎将中大致与秦明仿佛,略逊于关胜,略强于呼延灼和董平。
招安的坚决反对派
这一点是大众对林冲最大的误解!在多数人眼中,林冲在毫无过错的情况下被高俅父子害得家破人亡,最终不得不雪夜上梁山,所以他对高俅父子的恨称得上刻骨铭心。正因为此,所以他坚决反对招安,誓死不与仇人共处。更有甚者受老版电视剧《水浒传》的影响,认为梁山招安后林冲气得重病不起,吐血而亡。
林冲确实恨高俅,但谈不上不死不休。而且他从来不曾反对过招安,甚至和多数朝廷降将一样,属于坚定的招安支持者。
高俅奉旨讨伐梁山,结果连续三场大败,不仅兵马死伤殆尽,连本人都被擒上山。宋江对高俅的态度极为谦卑,希望高俅可以为梁山招安一事出力。高俅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看见站在一旁的林冲、杨志对自己虎视眈眈,有发作之势,所以赶忙应承下来。于是梁山大摆筵席,款待了高俅几日,之后送其下山。
在这一过程中,林冲从来没有去刺杀过高俅,而在见到仇人时,他的反应居然和走后门失败的杨志一样。当高俅同意为梁山出力之后,林冲马上没了反应,和其他人一样开始为高俅接风。
也就是说尽管林冲深恨高俅,但是相对于前途,这份恨意是可以压制的。从南征方腊的出色表现看,林冲其实和杨志一样,要的是扒掉这身贼皮,重归朝廷,然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那些所谓的仇、恨、报仇、气死,只不过是因为太多人为林冲的遭遇鸣不平,所以硬生生将他定格在招安的反对群体之中。也就是说,很多人印象中的林冲只是他们希望的样子,而不是真正的林冲。
抛妻卖友的不义之人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水浒传》已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深入研究。然而过犹不及,渐渐的,对《水浒》的解读开始变得过度,阴谋论、腹黑论随之而生。而林冲,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受害者。
林冲确实谈不上有仇必报,甚至让人感觉有些窝囊。但这种窝囊反而更真实,假设我们不是将《水浒》当作小说,而是看成一个真实的世界,能动不动就杀人放火,大不了就落草为寇吗?
林冲是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称得上小康之家,老婆受了调戏,他很愤怒,虽然看见高衙内后忍住了心中怒火,看起来一点都不“爷们”,但书中也清楚交代了高衙内如果知道是林冲的妻子也就没这事了,加上旁人一劝,于是林冲没有深究。这根本不至于被贬得一无是处,我们都向往武松的快意恩仇,可是现实中又有几个不是活成了林冲?
将林冲的忍耐骂得体无完肤或许还不解气,后面还出现了他抛妻卖友的声音。说林冲被刺配前休妻是对高衙内的妥协,甚至讨好,是一种变相的表态,简单点说就是老婆不是我的了,你随便吧,别再整我了。真不知道内心得多阴暗能够理解成这样,现实中很多人入狱后都会选择与妻子离婚或者与女朋友分手,特别是没有孩子的,为的就是不耽误另一半的幸福。但是就内心而言,他们难道不想自己的女人对自己不离不弃吗?
就这件事而言,林冲如果是揣着那样的龌龊心思,直接找结拜兄弟陆谦做中间人把老婆送出去岂不是更好?那样自己不仅不会被发配,没准还能升官发财。所以,说林冲抛妻自保实在是欲加之罪。
而说他卖友就更扯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一路送林冲到了沧州,为了警示董超、薛霸,一禅杖打断一棵树。鲁智深走后,两个腌臜泼才久久惊叹,回不过神,这时候林冲说了一句,这算什么,相国寺那么粗一棵大树连根都拔得出来。
就是因为这句话,林冲被不少人打上卖友的标签。说他是故意透露鲁智深的身份,想通过董超、薛霸的嘴让高俅仇恨转移,这样就能保自己平安。
说真的,我认为支持这种理论的人内心的阴暗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之前的。结合当时的情况,林冲这明显是为有鲁智深这个朋友而自豪,在给哥们“吹牛比”,通过文字都看得出来林冲那份骄傲的气息。
再者说,如果林冲真的如此有心计,自然就会知道,卖不卖鲁智深对自己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影响,和休妻那是一样的。那些所谓为了自己出卖别人的理论根本就站不住,完全是为了黑而黑。
以上四点便是很多朋友认知中林冲与原著的不符之处。当然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豹子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尽相同。上述内容只是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