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将,复姓有三,但这三位却都不是打酱油的角色。有两位职业特殊,不可或缺。另一位乃将门之后,难得的将才。
第一位;公孙胜。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先秦时,诸侯之孙称公孙,有以此为氏者,遂为公孙氏。另一说:上古黄帝即称公孙氏,然此说不可考。公孙胜上梁山前即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定计劫取生辰纲,而上梁山入伙,可以称得上是梁山的元老了。后又中途离开,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才被戴宗请回。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位列第4位,上应天闲星,掌管机密军师。可以说是进了“梁山政治局”了。“梁山政治局”只有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龙、朱武等五人。公孙胜是闲云野鹤,对梁山也是若即若离,按理不该居此位。
但是,其职业特殊,乃梁山不可或缺之“总策划”。公孙胜为道士,而儒释道是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三大主流思想体系,吴用代表着儒,鲁智深、武松代表着释,公孙胜代表着道。《水浒传》的第一回目即为“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由此可见,道教思想在全书中的地位。而36天罡,72地煞这些称谓本就源自於道教。梁山的排名有很大学问,而江湖草莽都比较逞强好胜,对名次之高低都极为地介意(百晓生《兵器谱》排名即引发了江湖上的多起血案)。是公孙胜为“梁山总策划师”,搬出“石碣碑”,借以“天道”来平息这些江湖草莽对位次高低的不满之心。
公孙胜在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参与决策、破法,多立战功。而在征方腊前即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潜心修道,也算得了善终。
第二位;呼延灼。呼延灼绰号“双鞭”,祖籍太原,乃大宋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嫡脉子孙。呼延姓主要源於匈奴族呼衍氏改化而来。呼延灼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熟经战阵,极为骁勇。
梁山大聚义时,呼延灼位列第8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马军五虎将。在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及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金国侵宋,其率领大军,击败了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也算是续写家族忠烈了。
第三位;皇甫端。皇甫端绰号“紫髯伯”,原为东昌府城内的兽医,与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后被张清邀请上梁山。皇甫姓要源流有二。一为子姓皇甫,以宋国公子的字为氏。一为姬姓皇甫,乃西周太师皇甫的后裔,以皇甫为氏,也有姬姓诸侯的公族的后代以先祖的名字为氏的。
梁山大聚义时,皇甫端位列第57位,上应地兽星,负责专攻医兽一应马匹,其位列在神医安道全之后。梁山受招安后,皇甫端跟随梁山征辽、征田虎、王庆,却在征方腊前被朝廷留用,封为御马监太使。皇甫端职业为兽医,是梁山上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作用也要远大於某些滥竽充数的江湖草莽之辈。
都说《西游记》中的沙僧只会三句台词,而《水浒传》中皇甫端从头到尾却没有一句台词。虽说是“兽医”,不需要多跟人交流,但好歹应该给句台词,刷个存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