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妇孺皆知,你可知其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造诣可想而知,其中故事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梁山好汉们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不潇洒。我们读《水浒传》的时候,不知是否意识到,名为“水浒”除了这是一个书名之外,就没有看到关于水浒的任何蛛丝马迹。关于一本书大家都知道,能够叫这个名字,自然有他的意义,也肯定是作者能够表达其意义最直接的方法,例如《三国演义》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三国时期,三个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那么《水浒传》之中“水浒”有作何解释呢?

对于《水浒传》的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作者将其定义为“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中国人写文章有一种惯用手法叫“用典”,其实就是用典故的形式,含蓄或者委婉的表达自己内心之所想,“水浒”的取意也正是运用了“用典”的手法。

“水浒”其最早出处,它来自《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说到想必大家都一脸懵,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记载的是,在当时殷商王朝的鼎盛时期,“周”部族生存的黄土高原和西北边陲,哪里地广人稀,资源困乏,周部族经常是不但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经常受到其他外族的欺负。商朝武丁时期,周部族的领袖——周王古公亶父看到长期以来自己的族人受尽苦头,于是决定要带领自己的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寻找新的生存之地。在亶父的带领下,周部族为了躲避骚扰,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历尽艰辛来到了了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这里不但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更重要的是没有外族部落的骚扰,于是便选择在此地休养生息,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就是后来历经余年的大周天下的根据地。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其诗词中的“水浒”一词就是指当时亶父带领族人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周原”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经过后世的不断演变,他的引申义意指的是,能够给大家安身立命之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出路”“活路”的意思。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明白,再回头看看《水浒装》你就会发现,水浒传中的人物不正是如此?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或者算是中层的人物,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最终都是因为,没有了活路,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此地三面环海,有极具地理优势,自然也就成为了劳苦大众,走投无路的好汉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也算是自己临时的一个家。现在我想大家都应该不难猜出作者此刻的用意之所在了吧。

眼观梁山地形就不难发现“水浒”及梁山的整个景象: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南通巨野、金乡,北靠青、济、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舰;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粮马草,在当时的动荡不安又是朝廷昏庸无道,劳苦大众更是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大宋末年,此处断然是众英雄的绝佳之选,在加上本身就是八百里水泊梁山,更缺不了有水的存在,故而因此得名。

另一种推测在明万历年间的袁无涯刻本《忠义水浒传全书·发凡》中较为认真的解释过,众所周知,梁山好汉们的最终道路是选择了招安,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起兵造反之意,而是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古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其忠君爱国的思想也是由来已久,所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梁山只是众位英雄暂时的栖息之所,再次安身立命,只是暂代时机,有朝一日要重返朝廷,报效国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