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水浒传》是这样开篇的: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多矣。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众皆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
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缥世之厄。
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醜,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
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为使,即便登程前去。
为什么作者选择嘉祐三年作为水浒故事开始的时间呢?
因为这一年确实发生了一件和梁山好汉密切相关的大事,但不是书中所写类似近几年的,非典”甲流禽流感的瘟疫,而是另一种灾难——洪水。
据史料记载,年,一场大洪水几乎淹没了北宋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
为了保住京城的安全,当时在位的皇帝宋仁宗下诏征发官兵,抽调民夫,开凿永济河,让河水从开封府西边的葛家岗直抵开封城南的好草陂,再让水流向北注入惠民河,汇入鲁沟河。
这项浩大的工程历时很长,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可以想象,在科技尚不发达的11世纪,要用多少辛苦多少汗水才筑成了河堤,疏通了水流。
令人遗憾的是,永济河的水并没能按照皇帝大佬的圣意通过鲁沟河流进大海,而是流进了古代大野泽的遗址,汇成了气势磅礴、烟波浩瀚的八百里梁山泊。
正因为是一场洪水造就了后来梁山好汉们纵横驰骋、杀敌立功的梁山泊,所以那位被派往江西龙虎山聘请张天师祈禳瘟疫,却在伏魔殿放走了一百单八个镇锁着的妖魔的太尉以“洪”为姓,又因为龙虎山在当时的信州境内,所以洪太尉名叫洪信。
把年和梁山好汉联系起来的除了那一年的洪水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这个年代和宋江起义的宣和元年(公元年)之间恰好隔着中国干支纪年的一个甲一~六十年,这意味着那一百单八个被镇锁着的妖魔经历了一个轮回之后在年重新来兴风作浪,动乱天下了。
笔者以为,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施耐庵先生才将《水浒传》的开端定在了年,也就是中国年号纪年中的宋仁宗嘉佑三年。
和突厥人签协议:李渊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