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感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并非只是因为嫉恶如仇,主要原因在于,郑屠竟然敢叫做“镇关西”。对此,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鲁智深听金氏父女诉冤屈,是听到“镇关西”是郑屠时,才表现出愤怒的。
在书中,鲁智深和史进、李忠在酒楼喝酒,听到金老头、金翠莲父女两个的哭声,叫来询问原因。
金翠莲说,是一个叫做镇关西的郑大官人,对她强媒硬保,纳了做妾,并写了三千贯文书的契约,但虽然有契约,并没有给钱。后来,由于郑大官人的大娘子过于彪悍,被赶了出来,然而,却被讨要那并未支付的三千贯典身钱。没奈何,父女两人只能卖唱还债。
对于这桩明显的恶行,鲁智深并没有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而是继续问:那个镇关西大官人在哪住?
于是,金老头回答,“镇关西”就是卖肉的郑屠。
在听到是郑屠后,鲁智深才真的愤怒了,他说: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
并且,他立刻声称要去打死郑屠,被史进、李忠抱住劝导,才没有当场去,使郑屠多苟延了一天。
第二个原因,金氏父女逃走后,事情便已经解决,但鲁智深还是去找了郑屠。
在鲁智深知道金氏父女冤屈后,第二天一早便赶到金氏父女所在的客店,安排他们逃走。
并且为了防止店小二向郑屠告密,或者去追赶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还在客店中看着店小二,坐了两个时辰。
这时,其实金氏父女已经逃远,事情其实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处理。如果鲁智深就此回府,那么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郑屠知道金氏父女逃走了,但却因为知道是鲁智深放走的,权衡之后,感觉惹不起,就此不了了之;第二种情况,就是郑屠壮起狗胆,直接找鲁智深要人。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这事儿也就等于结束了。而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属于郑屠自己找死,无非还是书中三拳被KO的结果。
但按照常理推测,出现第一种不了了之的情况较大。因为郑屠本来就没下贯钱的本钱,还霸占了金翠莲好多天。而且鲁智深作为提辖,且不说武力值高低,就是按照官员级别来说,也属于一个处级干部。所以,对于郑屠来说,实在没脸面、没胆子、没必要去找鲁智深要人。
当然,有朋友会说,如果鲁智深在送走金氏父女后就此回府,那么结果就是,郑屠做了坏事,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但其实,按照鲁智深的行事原则,惩处郑屠本来就不是必选项。因为,鲁智深在之后的剧情中,在桃花庄遇到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便因为与周通的老大李忠有交情,而不了了之。
但是,郑屠与鲁智深没有交情。而且,郑屠竟然敢叫做“镇关西”!
因此,鲁智深并没有回府,而是直接赶到郑屠的肉铺,先让他切精肉,又让他切肥肉,最后让他切软骨,终于激起郑屠的怒火,找到了打他的茬口,将郑屠打死了。
而且,即使在打镇关西时,鲁智深也不忘发泄心中的愤恨,边打边喊: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虽然最后鲁智深也带了一句: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但这个缘由,却放在了“你竟然敢叫镇关西”之后,仅仅属于次要原因,而且对于鲁智深殴打郑屠的行为,也具有正义的修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