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最佩服的一位英雄,好人终有好

要说《水浒传》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那么这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可能有人会说最喜欢武松,喜欢林冲,甚至还有喜欢西门庆的,别闹,说正经的,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花和尚鲁智深,今天,就给大家聊一聊鲁智深的豪侠之路。

其实《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先生也是对鲁智深推崇备至,把他写的是尽善尽美。鲁智深相对其他人物,像武松、林冲、李逵等,他有真性情,是个血性汉子,扶危济困,敢想敢干,极有责任感,而且有勇有谋;再一个,鲁智深做任何事情非常有分寸感,绝不上头、过分。所以刚才提到的那几个人是无法和鲁智深相提并论的。

《水浒传》翻开第一回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到结尾最后一次打斗是鲁智深活擒方腊,也就相当于鲁智深三拳把《水浒传》给打开了,最后生擒方腊又给合上了,这也就凸显了施耐庵先生对鲁智深的喜爱。

鲁智深本名叫鲁达,智深是他的法号。鲁达开始是老种经略相公手底下一个提辖,相当于现在军衔的营长,算是一个中下层的军队干部。后来老种经略相公把鲁达推荐给了自己儿子小种经略相公,这说明啥,说明鲁达的能耐大,爹能坑自己儿子吗。

鲁达在路上偶遇九纹龙史进,这相识就是有缘,于是就拉着一起还有打虎将李忠一块在酒楼喝酒。喝着喝着,楼下有个唱小曲的,弄得悲悲切切的,鲁智深不爱听这个,“扰了洒家的酒兴”就叫上来问个究竟。得知郑屠强抢民女,迫害这金翠莲父女俩,鲁达肺都快气炸了,这也就说明鲁达这人天生豪爽,嫉恶如仇。

鲁达和史进(右)李忠(中)吃酒金翠莲父女俩

此时鲁智深跟随金翠莲父女俩回到客栈,收拾东西,给她俩了盘缠,让她俩出了城。这时候显示出了鲁达有勇有谋的一面,他知道客栈的小二是郑屠的人,就在店门口横个板凳,挡住店小二去通风报信,等这父女俩走远了,他才离开去找郑屠算账。后面的事语文课本上都写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把这个有半个黑社会背景的郑屠给打死了。

镇关西三拳打死镇关西

惹了事,鲁达只好在江湖上逃窜,到处浪荡。要不说好人有好报,金翠莲和她爹走了之后,遇到了一位赵员外,这赵员外人还挺不错,一看金翠莲长的还可以,人也挺好,就把她纳为侍妾,收了房。正好鲁达在外边逛荡时碰上了,赵员外听说之前正是鲁智深救了翠莲,把鲁达奉为恩人。这赵员外有钱,也愿意施舍,结交了很多佛门高士,知道鲁达在这样溜达下去早晚会被官府抓走,就给鲁达推荐到了五台山文殊院。

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和赵员外交情很好,就这么把鲁达收到了庙里当了和尚。智真长老第一眼看到鲁达,就明白此人与自己有缘,与佛有缘。你别看现在一身火气,杀人放火什么的,此人有慧根,将来必成正果,佛法广大,赐名智深,这也就是鲁智深的由来。

智真长老

在五台山,鲁智深是醉打山门,整日喝酒吃肉不守规矩,闹的很不像话,给佛门清净之地带来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智真长老知道此事不可长久下去,但他对鲁智深也确实很好,就给鲁智深一封书信,并交代道:我与开封大相国寺主持交好,你去那里谋个挂单闲职。就这样把鲁智深给打发到了开封大相国寺。

后来到了开封,大相国寺派鲁智深去看菜园子。这看菜园子的活不好干,因为有二三十个泼皮无赖总来捣乱,鲁智深肯定也不惯着他们啊,一身武艺把这帮人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这些人陪着鲁智深喝酒吃肉,伺候他。这天正喝着尽兴呢,外头呱呱的叫,乌鸦叫不吉利,鲁智深被鸟叫打扰了兴致便让手下泼皮把鸟赶跑,可赶跑没一会又飞回来叫,停到园子里的柳树上了。鲁智深心里别扭,没这棵柳树它是不是就没地方停,也就不在这叫唤了,脱了上衣光起来膀子,借着酒劲,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倒拔垂杨柳

这个时候鲁智深表现出了真性情的一面,他不会被环境所左右,到哪儿都能适应。你让我当武官、管人,没问题;你让我管菜园子,收拾这帮流氓,没问题;你让我在这当和尚,没问题;你让我在江湖上,打打杀杀,也没问题。他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矫情,这样的人心里头一定是安静的、干净的,如果想法多,晚上睡觉八十个想法的,达不到这个程度。当然,这算是鲁智深最快乐的一段生活,接下来倒霉就倒霉在林冲身上了。

鲁智深在相国寺表演禅杖功夫,正好林教头在墙边过看到了他的表演,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好”,鲁智深一回头“谁啊”,俩人就这么认识了。俩人一切磋,那真是惺惺相惜,都武艺高强,还有共同语言,此后就以兄弟相称。没多久鲁智深就发现林冲活的太窝囊,高衙内调戏他夫人,这能忍?要搁李逵那就是大斧子一磨,我把他脑袋砍下来。鲁智深知道这事不能这么干,因为林冲求仕途,不敢得罪顶头上司高球,所以鲁智深知道忍,他就算把高衙内杀了也没多大事反正手底下也有人命官司了,可这样一来就把林冲给连累了,那就只能忍。这事也就说明鲁智深做事绝对是非常有分寸的。

后来,林冲忍着也没落啥好下场,被陷害手拿宝刀误闯白虎节堂,高球把他刺配到沧州。鲁智深知道高球心胸狭隘,一定会想办法把林冲弄死,所以鲁智深也没跟林冲打招呼,悄咪咪的跟在后头,这才就有了野猪林董超、薛霸两个人要害死林冲,给他捆上,水火棍拿起来就要打,鲁智深从树后出来,一禅杖把水火棍崩开,这董超、薛霸哪是他的对手,就这么的鲁智深说:我由此荒郊野地,我得护送你到人烟繁华之地我才放心。

野猪林解救林冲

一道上董超、薛霸吓得都不敢吱声,但也得套瓷,得问问这和尚哪来的,回头别高太尉问我们没有交代。刚小声问了两句,鲁智深喝道:闭上你这鸟嘴,你想打探我不成,我可不怕你家高太尉。

等送到这闹市前面就是街市了,鲁智让董超、薛霸看着自己,拿起禅杖一下子往松树上一碰,两分多深个口子,这俩人吓坏了,这要是杵脑袋上人不就没了。二人不敢吱声,目送鲁智深离开,等鲁智深彻底走后,董超、薛霸这才敢同林冲讲话:林教头,这和尚什么来历?太厉害了。

万万想不到林冲说了句话:这松树算什么,相国寺的柳树他都连根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可是实打实的把鲁智深给卖了,这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的只有鲁智深一人,后来为啥鲁智深在相国寺待不下去,高俅带兵来了,鲁智深逍遥自在的这段生活到此结束。这林教头属实不仗义啊,鲁提辖千里送兄弟,最后弄了一个被出卖的结果。所以再后来水泊梁山上,双方山不转水转,又碰面了,咱看书里边写的,鲁智深之前都是称呼林冲“兄弟”,可是上了梁山俩人一见面,林冲上来打招呼,鲁智深很有礼貌,“林教头”

,远了不少。远是远了,鲁智深我不跟你抓破脸儿,许你对不起我,我不会跟你计较。所以从这就能看出鲁智深进退有距,是个极有分寸的人。

所以咱们看鲁智深所经历的这些事,都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有真性情又随遇而安,做事有极有分寸感。这个人从综合素质来看,真是个与佛有缘有天性的人,所以它也得了善终了。后来征方腊损兵折将,梁山泊英雄好汉59人死在战争当中,有11个人在道上病死了。打完方腊回来剩30多人,凄凄惨惨。在此之前,征讨完大辽国,鲁智深跟宋江请假:哥哥,我想回去看看我师父智真长老,挺长时间没见了,而且我立了些军功,也得了些赏赐,我想都给我师父拿过去孝敬孝敬。

宋江一听:“那别光你去了,你师父也是我们师父,大伙都去看他去吧。”说完就带着梁山好汉都去看他去了,只有公孙胜没去,他是老道,佛道不同门。智真长老看了看梁山泊众人,跟鲁智深说道:“这些人我管不了,智深,我送你十六字偈语,这就是你今后的命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一听,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句没懂。智真长老笑道,天机不可泄露,你自己琢磨去吧,带着这十六个字鲁智深下山去了。

接下来随着宋江南征方腊,这时候这十六个字灵验了。什么叫“逢夏而擒”,方腊手底下有员大将叫夏侯成,这鲁智深把他给抓住了,印证了“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呢,方腊也让鲁智深给抓住了嘛。鲁智深这算是立了头功,宋江说回去朝廷还得封赏,鲁智深摆了摆手,说不想回去了,就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终老一生。

咱看鲁智深这个觉悟,他一开始就认为朝廷不可信,不能跟朝廷合作。于是他就留在了杭州钱塘江边六和寺,没有随水泊梁山的众人回去。“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什么意思呢,有天在修行时,突然听到外边犹如千军万马袭来一般,鲁智深以为又打仗了,拎着禅杖就要出去。旁边和尚立马把他拦着了,师兄师兄,这是钱塘江大潮。鲁智深说我咋不知道呢,说完一拍脑门,对了,“潮而有信”,这潮是按点来的,潮信,圆寂,终于明白最后这两句话的含义,潮信一来,我就该圆寂了。

鲁智深哈哈一笑,禅杖一扔,香汤沐浴,然后焚香,盘腿儿在蒲团上打坐,不大一会,就圆寂升天了。在临过世之前,鲁智深写了那么几句话:平生不求正果,只爱杀人放火;忽的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知道鲁智深圆寂后武松得知鲁智深圆寂后林冲得知鲁智深圆寂后

这是鲁智深对佛的感悟。意思是,我这一辈子也没什么牵挂,我过去喝酒吃肉是我,今天修佛也是我,我这身子立的这些功劳,跟兄弟交情这都是身外之物,自己本身是有佛性的,今日师父点化,钱塘江潮信来了,我该升天了,到今天我彻底回归到自己追求佛学的这个本来意境当中,我找寻到了我自己。

跟梁山泊其他的弟兄来说,鲁智深是修成善果、魂升极乐。从这个角度来看,梁山泊的这些好汉,哪有一个比得上鲁智深圆满的?所以鲁智深这一走,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可是他却是水浒里头第一大豪侠,终得善终。

《红楼梦》里曾经有首曲子是对鲁智深一生追求佛学境界,真性情,大洒脱的真实写照,我以此文作为今天的结尾。

《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

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虽讨得,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我,芒鞋破钵随缘化

我是戈琉炬禾山,喜欢类似的文章就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