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岁的时候读水浒,很鄙视打虎将李忠这个人,觉得他很小气。
小的时候,大概十一二岁的年龄。闲暇看《水浒传》,鲁智深要帮助金翠莲父女,身上带的钱不够:史进掏出十两银子,李忠从身上摸出了2两多银子;
鲁智深把李忠的二两银子直接丢回来,说: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个李忠真是小气,在身上摸了半天,抠抠搜搜的拿出二两多碎银子,难怪鲁智深不喜欢他!
那个时候的我,对李忠是很鄙视的!
李忠摸出二两多碎银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年龄增长让我开始明白世事艰难,李忠这样的社会底层人士,挣点钱真心不容易,对他的“小气”的行为也能理解。
打虎将李忠,在梁山将之中,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缘人物:出身贫寒,武艺低微,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英雄事迹。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脍炙人口;武松“景阳冈打虎”和“醉打蒋门神”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江湖;宋江也杀了一个“泼烟花阎婆惜”,浪迹江湖!李忠却是什么值得一说的故事都没有!
在桃花山落草为寇之前,李忠只是一个走江湖卖艺的汉子,就是在大街上表演“胸口碎大石”,或者打一趟中看不中用的拳脚,然后端着盘子向围观的群众讨要打赏。
收入微薄,生活艰辛。每天表演讨得十几二十个铜板,聊以度日。同时还卖点狗皮膏药,增加点收入;
打虎将这个外号是他自己起的:李忠没有打过老虎,也没有打老虎的本事!自己取这个外号,也就是为了显得威风些,可以多讨得一个两个铜板而已。
如果真有“打虎英雄武二郎”的本事,又何必走街串巷,冲州撞府到处卖艺?
二两多银子,估计是李忠一两个月的收入了。
30多岁再看到李忠时,多了一些理解:李忠能掏出二两多银子,很不容易了!
四十多岁再看《水浒传》李忠这个人物,只觉得无比辛酸,不知道是为了李忠,还是为了我自己。
四十五六岁的时候,疫情发生期间,失业了!房贷、车贷、小孩的各种兴趣班费用全部压在身上。网上投了无数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李忠还会一些花拳绣腿。而我自己呢,除了上个班,我连摆个摊都不会!用老婆的话说:你每天就会翻那几本破书!
心情烦闷的时候,顺手翻看水浒传,又看到了史进和李忠相会的那个情节。
那天李忠正在延安府渭州的一条大街上卖艺。他刚刚表演完胸口碎大石,介绍完狗皮膏药的神奇效果,正准备向围观的观众讨要打赏。
就听到史进在人从中大喊一声:师傅,很久不见了,你怎么在这卖艺啊!
李忠很坦然,热情地对史进说:贤弟,如何到的这里!
李忠和史进亲切拥抱史进邀请李忠一起去喝酒。
李忠这边刚刚表演完,还没有收钱呢,膏药也没卖,就这样走了,这一上午不就白干了吗?
李忠有点为难,于是对史进说:兄弟,你和提辖先过去,我完事后马上就过来了。
鲁提辖一声怒喝,把看表演的观众都赶走鲁智深是个莽汉,哪里耐烦等,就凶神恶煞地把刚才看表演的都赶走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忠是怎么个态度呢?书中这样写道:
李忠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
看到这里,就倍感辛酸,除了陪笑,还能怎么样?
面对鲁达这样的提辖官,李忠也只能陪笑,然后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说一声:好急性的人!
40多岁再看到李忠,看到他敢怒不敢言的陪笑,看到他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就觉得很辛酸!为李忠觉得辛酸,也为自己感到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