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转人情世故不妨多读读水浒传,它把

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水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是真实,这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把这个所谓的江湖扒了一层皮后,进行刻骨描写的真实。真实到什么地步呢?它把人情世故写得入木三分,把人性中的丑恶写得赤裸裸,而且是一针见血。

为什么有些人说少不看水浒?就是因为它里边有些内容少年人看不懂(他们没阅历),有些内容年长者不敢让他们看(他们没有正确价值观),可是,如果你真想悟透人情世故,还是多读一下吧。

先说看不懂的

有些情节,年少轻狂的看不懂,比如人情世故,“见没见过世面儿”大不一样。

智多星吴用设圈套坑人几乎招招见红,但假冒蔡太师信件那回,栽了个大跟头,输就输在没见过大世面。

吴用

吴用假冒书信,笔迹、印章都模仿得不差毫厘,可还是被通判黄文炳看出了疑点,蔡九知府是这样审问神行太保戴宗的:

知府问:“我家府里门前,谁接着你?留你在那里歇?”

戴宗回答:“小人到府前寻见一个门子,接了书入去。少刻,门子出来,交收了信笼,着小人自去寻客店里歇了。次日早五更去府门前伺候时,只见那门子回书出来。小人怕误了日期,那里敢再问备细,慌忙一径来了。”

戴宗的回答看似滴水不漏,但在蔡九知府的眼中那就是个超级大筛子。听知府的解释:

“但有各处来的书信缄帖,必须经由府堂里张干办,方才去见李都管,然后达知里面,才收礼物。便要回书,也须得伺候三日。”

蔡太师

看明白没?蔡太师是当朝宰相,府上的规矩非常复杂,即使是收到儿子的来信也要“走程序”。戴宗不过是府县官员,何曾懂得相府的规矩?他想根据往日的经验瞎扯,一张口就在蔡九知府眼里现了原形。

很快吴用又用“见过世面”找回了“军师”的颜面。

宋江打算攻打东平府,九纹龙史说他跟东平城里一位叫李瑞兰的妓女素有交情,打算多带点钱进城去,暂住在李瑞兰家,等宋江大军攻城的时来个里应外合。

宋江立马就同意了,但吴用听说此事后,说史进此去必吃大亏。

史进

吴用的解释是:妓女水性杨花、加上贪财的虔婆,她们哪里会讲什么交情?肯定会出卖史进!

宋江还不太相信,结果史进入城后仅仅一个时辰就被官差抓住,出卖他的正是李瑞兰和虔婆。

这还是见识大小问题。

宋江落草前,大小是个官员,史进落难前,是个富二代,这两人当年跟妓女打交道的时候,都是有钱有势的阔爷,妓女、虔婆自然各种奉承各种哄。这二位压根就没见过妓女和虔婆对穷人是啥态度。

吴用出身在大户人家,被逐出家门后当了个“乡村教师”,他再去妓院,那些妓女虔婆自然是不给他好脸子看,冰火两重天,吴用肯定体会太深。

吴用

不同阶层的人,想像不到其他阶层的思想与生活,再通俗点的解释就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像。

对这些,年少轻狂的人,哪有心思去看懂?看明白没?是没有心思去看懂!

再说不能看的

有些情节成了老江湖才能看,比如人性。

大家不要拿电视剧做参考,因为电视版《水浒》描写的剧情和原著中的剧情在很多地方上不一样,基调本身差异就很大!电视剧版本向大家努力揭示生活和世界的美好,而原著中可纯粹是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人性的深刻揭露。

人性不一定是善的!

咱们以武大郎之死这一段来举例,其实原著中各个细枝末节都和此有异曲同工之效。

先从西门庆想泡潘金莲说起。

“潘驴邓小闲”大家平时也都知道吧,可真正会用的有几个?要是真会用,社会上哪有这么多单身狗?

西门庆

看原著中王婆指点西门庆的: 

王婆道:“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儿大的行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棉里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这五件,唤作‘潘、驴、邓、小、闲’。五件俱全,此事便获着。”

西门庆说他万事俱备,只差把两人撮合在一起的“骚风”。

注意,“潘驴邓小闲”这条件还不算太难,但具体操作起来可简单了。

看王婆手把手地教:

大官人却又慌了;老身那条计是个上着,虽然入不得武成王庙,端的强似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大官人,我今日对你说:……(原文太长,此处省略,大家可自己翻书看)这条计策如何?”

这实际操作手法,严格执行下来,必能搞定潘金莲。这都是对人性的拿捏和把握。

王婆

再看看潘金莲在武大捉奸时对武大的态度,电视剧中很有愧疚的,好像是潘金莲不得已,是西门庆自己狠毒,一脚踹翻了武大。

而原著中是: 

那婆娘正在房里,做手脚不迭,先奔来顶住了门。这西门庆便钻入床底下躲去。武大抢到房里边,用手推那房门时,那里推得开,口里只叫得“做得好事!”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做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跳!”那妇人这几句话分明教西门庆来打武大,夺路了走。西门庆在床底下听了妇人这几句言语,提醒他这个念头,便钻出来,拔开门,叫声“不要打”。武大却待要揪他,被西门庆早飞起右脚,武大矮短,正踢中心窝里,扑地望後便倒了。

看清楚,是西门庆吓作一团,而潘金莲先顶住了门,然后指使西门庆让西门庆痛打武大。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武大死的时候,潘金莲杀武大,那种恶毒: 

那婆子便把衣袖卷起,舀了一桶汤,把抹布撇在里面,掇上楼来;卷过了被,先把武大嘴边唇上都抹了,却把七窍淤血痕迹拭净,便把衣裳盖在尸上。两个从楼上一步一掇扛将下来就楼下寻扇旧门停了;与他梳了头,戴上巾帻,穿了衣裳,取双鞋袜与他穿了;将片白绢盖了脸,拣床乾净被盖在死尸身上,却上楼来收拾得乾净了。王婆自转将归去了。那婆娘便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   

水浒里面刻画这段真是太传神而且太写实了,我在怀疑,前两年发生的投毒案的罪犯是不也看了水浒?

再研读一下武松杀嫂的时候: 

那西门庆正和这婆娘在楼上取乐,听得武松叫一声,惊的屁滚尿流,一直奔後门,从王婆家走了。那妇人应道:“叔叔少坐,奴便来也。”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那里肯带孝,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做一处取乐;听得武松叫声“武二归来了”,慌忙去面盆里洗落了脂粉,拔去了首饰钗环,蓬松挽了个□儿,脱去了红裙绣袄,旋穿上孝裙孝衫,方从楼上哽哽咽咽假哭下来。

大多数人想着“一日夫妻百年恩”,潘金莲谋杀了武大之后,会心里难安,但根本不那回事儿,她连孝都不带,整天和西门庆享受床笫之欢。

武松

她见到了武松却装作很伤心的样子,这是真正的人性。

再看下郓哥

武松找到郓哥了解武大如何死时,电视剧中刻画的郓哥是位打抱不平的侠义少年,而原著中呢?

郓哥那小厮也瞧了八分,便说道:“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岁没人养赡,我却难相伴你们吃官司耍。”……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待他吃官司也不妨!”

看见了没,郓哥认得是银子,要不老爹没人养!

你当郓哥为啥帮武大捉奸?真是电视剧中刻画的和武大交好,为武大打抱不平?

郓哥

原著中是郓哥几天没见西门庆没赚到钱,嫌西门庆大部分钱花在王婆那儿,所以前去找王婆的麻烦,然后王婆打了他,他为了报复王婆,才告诉武大的。

不要以为,人家是侠义精神,人家是因为断了财路。

人性太复杂

对人性的丑恶的深刻刻画,《水浒》可是太厉害了,能让读者更了解这个社会的残酷和真实,但是同时会让人对人的本身产生漠视感和隔离感。

在水浒中,英雄好汉杀死一个人如同切菜砍瓜,你在好汉的眼里只要贴上一个坏人或者说不相识的身份,我就可以随便砍死你。

看武松杀张团练全家: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楼来。夫人问道:“楼上怎地大惊小怪?”武松抢到房前。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是谁?”武松的刀早飞起,劈面门剁着,倒在房前声唤……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走出中堂,把闩拴了前门,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地下。

看到了没,武松杀人如草芥,这些小的还有这些妇女,与武松有什么仇什么怨?而武松想的是,杀一个也是死杀一百个也是死。

武松

至于对社会黑暗现状的描写水浒中更是入木三分,官吏勾结黑社会,相互配合,像是家常便饭。

看宋江给晁盖的通风报信那段。

“市公安局长”下来抓捕犯罪分子,通知“县刑警大队长”实施抓捕,“县刑警大队长”私自通风报信,公然在抓捕的时候放跑罪犯。

听雪说

要是我们社会中的少年读了水浒,全都仿效起来这些英雄好汉的行为,杀人如草芥,你家有几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管我什么事情,只要你惹了我,我砍死你就跟一条狗一样。

让这样的丑恶成为常态。那这个世界才叫一个真正的恐怖。

在少年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候,要少读水浒。

等成熟一些后,再多读《水浒》,认识这个世界的残酷,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从而成为真正的男人,因为世界太丑恶,我们不了解他们一些,那么,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就会被他们吞没掉。

大家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每次遇见,都是再次相识,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