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被誉为国学大师、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他曾经谈道:最应该读的三本书,三国水浒西游记,什么时候读最重要。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曾经说过: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因为水浒里充满了兄弟义气,年轻人血气方刚,受影响会更加冲动。年纪大的人经历了人世沧桑,思想变得成熟,而三国里充满了计谋,读三国会让人变得更加奸诈。
少不读水浒,是因为读不懂。
《水浒传》初读是故事,年长后再读,才看出其中的黑暗。表面看,水浒是众好汉打打杀杀,行事简单。但实际上揭示出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种种算计,层层阴谋。为名为利,为情为义,各有所需!
就说水浒里有名的“黑旋风”李逵。少年人读水浒传,只会觉得李逵是个二愣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李逵是个性情秉直且刚正不阿的人,又是一个愚忠之人。
年长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梁山好汉,实际上是一个血冷心黑的屠夫。
01、
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刺配江州。一日因为喝醉酒误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宋、戴二人被判死刑,被押往法场待斩。
李逵和梁山众人劫法场的描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横遍地,血流成渠。连晁盖都看不下去了,要李逵不要滥杀百姓,李逵不听,只管一路砍杀无辜百姓,血流成河。
02、
打祝家庄的时候,扈成已经向梁山投降。李逵杀得手顺,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一个不留,一把火烧平了扈家庄,毫无信义可言。
03、
水浒第50回,当时吴用想逼朱仝上梁山,就派李逵劫走知府的一个四岁小衙内。李逵看见小衙内后,一斧子就把小衙内劈成两半。儿童免罪是古往今来的惯例,何况知府和梁山无冤无仇。
04、
跟柴进去了一趟高唐州,打死高知府妻舅殷天锡,赚大官人入伙,可以看出来李逵哪里傻,而是心太黑。
05、
李逵等四人在琵琶亭吃酒,有一个姑娘来卖唱糊口。李逵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卖唱的姑娘额上一点。那女子大叫一声,蓦然倒地,侥幸没有丢掉性命。
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别。
李逵跟鲁智深比,同样的场景,鲁智深义助金翠莲;李逵就得把姑娘打毁容,而且没有任何忏悔之心,反而觉得这个女子不禁打。
结论
现代的年轻人,如果学其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到镇关西就打,遇见潘金莲就杀,那还不是天下大乱。很多人觉得当下社会很多戾气的罪恶之源就在李逵身上。
三国水浒西游记,三本书里面全是讲道理,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本书看的顺序是:
先看三国,然后看水浒,最后才看得懂西游记。
西游记很难懂,西游的主角就叫“悟空”,初看西游,貌似荒诞不经的神魔小说;再看西游,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打妖怪那么肤浅,貌似艰难险阻的人生之旅,寓意深刻。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